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中国青春电影审美特征分析(2000年以后)

发布时间:2019-08-05 22:02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青春作为人生重要的阶段,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题材,在电影内容上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和日韩,青春电影是一种长盛不衰的电影类型,成为争取年轻电影观众和票房的重要由头。在我国大陆,虽然在20世纪的中国电影中少不了青春,但青春电影还没有成为一种的电影类型。银幕上的青年人更多的是为了表现出时代的特征,而非是表现其个体的存在价值,以及其所处的青春时期的价值。严格意义说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大陆甚至没有青春电影。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可以与欧美电影相媲美的“大片”,这些堪称大片的国产电影被称之为“高概念”电影,动辄投资过亿,出现了所谓的大牌导演和大腕明星。这些电影的画面和声音具有冲击力,情节设置简单,剧情铺陈大众化。这些电影商业化气味明显,有明显模仿美国电影的痕迹。由于与欧美大片有诸多雷同,缺乏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使中国的电影观众形成视觉疲劳,致使中国电影业走入低谷。然而此时以“青春”为题材的小成本电影,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获得了了较高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青春电影”犹如一缕春风迎面而来,给人们以“鸡汤”式的心灵慰藉。“青春电影”高举缅怀青春的招牌,通过光影的技术手段,以及煽情文字的渲染,想要将那些时光的往事带给观众,让人们在观影中缅怀过去的时光,形成认同的观影体验。本文主要对近年来的出现中国青春电影进行梳理,以观众的角度从主题、影视语言、叙事艺术等方面的接受分析入手,以2000年以后的中国青春电影为实例,分析其个性化的审美特征,研究其嬗变过程和观众接受认同的心理机制。最后总结出其成功的要素,为繁荣我国的电影事业添砖加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9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芳;;青春文学与影视创作[J];当代电视;2015年11期

2 申明英;陈刚;;新生代导演在青春电影中对集体记忆的建构[J];青年记者;2015年30期

3 余鸿康;袁智忠;;1990年代青春电影的道德价值审视[J];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10期

4 袁文丽;;青春偶像剧的叙事特征与价值意蕴解析[J];四川戏剧;2015年10期

5 王秀杰;;近年来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类型化趋势探究[J];当代文坛;2015年06期

6 李鉴鹏;;近年来香港导演内地“试水”水土不服之研究——由张艾嘉导演青春类型电影《念念》票房惨败所想[J];大众文艺;2015年19期

7 纪宁;孙小兵;;消费文化语境下对当代青春电影的解读[J];名作欣赏;2014年30期

8 廖金生;;“80后”青春电影中“家庭空间”的呈现[J];当代文坛;2014年03期

9 李真;胡凡刚;;结构主义视野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解读[J];电影评介;2014年03期

10 刘藩;刘婧雅;;新世纪青春片的类型化叙事[J];艺术评论;2013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源潮;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校园电影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石晓芳;影像青春—九十年代以降大陆青春电影发展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3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23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e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