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彝族题材电影传播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5 06:37
【摘要】:彝族题材电影是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成就,在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传承民族文化、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但是,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彝族题材电影,不但没有被重视,没有取得之前的辉煌成就,反而被淹没在国内外大片轮番轰炸的大潮中,甚至有随时被大潮吞噬、失去生存机会的可能。另外,在理论研究中关于彝族题材电影的研究是寥寥无几,至今为止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彝族题材电影基本被研究者忽视。 基于以上的背景和原因,本研究以到目前(2013年以前)为止公开上映的彝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彝族题材电影传播现状的研究,分析彝族题材电影传播的内容特点、取得的效果及其发挥的社会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彝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希望能给彝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指导。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彝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概述。彝族题材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政策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笔者综合考虑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外部环境,将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开创辉煌时期(1955年至1964年),彝族题材电影出现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二是探索发展时期(1978年至2000年),彝族题材电影摸索前进;三是创新多元化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面对全球化的新格局,彝族题材电影走上商业化和多元化道路。 第二部分是彝族题材电影传播的内容分析。彝族题材电影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的主要传播内容,因为彝族题材电影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所以它的传播内容之一是“时代的主旋律”,不同时期的彝族题材电影传递的主旋律都与特定的时代相对应,因此,彝族题材电影是具有鲜明主旋律特征的“主旋律电影”。彝族题材电影传播的另外一个主要内容是彝族文化,彝族文化成就了彝族题材电影,没有彝族文化就没有彝族题材电影。 第三部分是彝族题材电影的传播效果研究。受跨文化传播因素的影响,彝族题材电影在彝族受众中的传播效果比在汉族受众中的传播效果好,但是总体效果很不理想。大多数受众知晓的彝族题材电影仅限于《阿诗玛》、《花腰新娘》两部精品,所有的影片没有进入主流院线,没有市场。宣传等诸多因素影响了彝族题材电影的传播。尽管传播效果有限,但是彝族题材电影在促进民族团结、宣传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传承和保护彝族文化的文化功能、带动彝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经济功能是不可忽略的。 第四部分是彝族题材电影传播的优势、不足及对策研究。在目前的环境中,文化和政策是彝族题材电影传播的两大优势,其不足体现在影片精品不多、宣传不够、传播内容与受众接收心理错位等方面。基于传播的优势和不足,笔者提出了增强跨文化传播意识、借政策优势走产业化道路、构建全媒体传播渠道、设立彝族题材电影发展机构四个发展建议。 总的来说,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彝族题材电影传播(包括在本民族内的传播和民族外部的跨文化传播)的内容特点、效果特点、受众特点、渠道特点,找出影响它传播的因素,充分利用传播优势,弥补弊端,使其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继续发挥它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05;G206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华芬;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1979-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6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26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3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