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论体育电影在动作与人文方向的类型碰撞

发布时间:2019-09-24 16:04
【摘要】:正体育不仅是人类肢体与脑力的重要活动方式,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与现代传媒技术的交融,产生了体育片这样一个影视新类型。一部优秀的体育电影,不仅拥有华丽耀眼的动作技巧,更因为振奋人心的体育精神而受到拥趸。反观中国当下电影市场,体育片依然停留在公式化制作和大量炫技的表层,缺乏思想深刻的作品。鉴于此,本文将对体育电影的动作成分与人文内涵进行分析,试图从多方面找到国产体育片发展之道。
【作者单位】: 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董士照;;体育电影价值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21期

2 刘云舟;弗朗索瓦·若斯特谈——当代电影叙事学和电影符号学[J];当代电影;198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睿珂;;论体育电影在动作与人文方向的类型碰撞[J];电影评介;2017年01期

2 王玉洁;;意象的投射:《握住月光》中的六轮“月亮”[J];当代电影;2016年03期

3 杨芳;;国内电影叙事学研究述评[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王娅楠;张晶晶;;关于电影符号学理论的辨析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4期

5 柳广文;;电影《爱有来生》叙事分析——对弗朗索瓦·若斯特叙事观点的一些思索[J];电影文学;2012年10期

6 刘茜茜;;论影视语言学叙事的表意功能——以《太阳照常升起》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于丽娜;;电影中的叙事角度研究初探[J];电影评介;2010年17期

8 彭梦梅;;解读影片《暴雨将至》中的叙事时间[J];电影文学;2010年10期

9 余璐瑶;;对传统时空叙述方式的革命性突破——试析《去年在马里安巴》的时空经验[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林黎胜,倪震;中国电影的叙事时间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辉;范怡萌;;多元背景下中国体育电影的价值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12期

2 胡光霞;顾克鹏;;浅谈体育电影的社会内涵影响[J];作家;2013年18期

3 陈春阳;;体育电影的精神世界和发展价值[J];作家;201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璐;兰健;刘颖;郭超;;论美国励志体育电影风行的意识形态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2 岳新坡;詹建国;;我国体育电影萧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周勇智;;对当代体育电影的理性认识及分析[J];电影文学;2008年12期

4 刘亚玉;;动漫体育电影的社会价值[J];当代电影;2008年08期

5 赵宁宇;;中国体育电影概览[J];电影艺术;2008年04期

6 倪骏;;闲话体育电影[J];世界知识;2008年16期

7 应国虎;;中国体育电影文化内涵的注释[J];当代电影;2008年11期

8 王震;;体育电影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策略探究[J];电影评介;2009年04期

9 赵燕;;体育电影对大学生的影响[J];电影文学;2009年24期

10 李好君;;我国体育电影的特点及发展策略[J];电影文学;200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明明;;体育电影类型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王庆福;;论中国体育电影的国家形象修辞[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3 冯伟;;民国体育电影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姜贺;;体育电影——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隗瑞艳;北京1500个社区展映体育电影[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李蕾;体育电影:如何让我更爱你[N];光明日报;2008年

3 顾虹 白瀛;专家称:体育电影不单要“励志”[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郭青剑;体育电影:跳出励志主题向更深层面开拓[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窦雨佳;体育电影想说爱你,可你在哪?[N];中国体育报;2011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吴华;体育电影的真正魅力在哪里?[N];中国艺术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李霆钧 汪景然;以国际化视野拍摄体育电影[N];中国电影报;2012年

8 姬颂 赵莹莹;中国体育电影期待突破[N];安徽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姚志峰;关注奥运 关注中国体育电影[N];中华新闻报;2006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何晓诗;体育电影:借奥运东风 创全新天地[N];中国电影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薇;美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主题倾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 曾泽楠;新中国体育电影发展历程、困境及其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健;中美体育电影价值内涵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熹梦;北京奥运前后中国体育电影价值观演变的影像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5 陶思静;20世纪中国大陆体育电影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廖志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电影中运动员形象塑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7 温蕾;我国体育电影市场现状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6年

8 贾笑寒;二十世纪中国体育电影中的女性运动员价值观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孙一可;好莱坞体育电影中的“美国梦”表达[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10 丹凤翔;新世纪中国大陆体育电影的文化阐释[D];河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40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40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9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