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的民族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2 07:02
【摘要】:蒙古族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蒙古族特点的文化。蒙古族题材电影以独特的蒙古族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通过电影来传播蒙古族民族文化。本文选取新世纪以后的蒙古族题材影片为研究对象,结合民俗学、文化学和电影视听语言等理论,对影片进行文本细读,分析蒙古族题材电影中表现集中的民俗文化特点和不同民族导演群体所创作的主题风格差异,以求能为蒙古族题材电影研究领域添砖加瓦。第一章梳理了从建国之初到当代蒙古族题材电影中民族文化的不同表现。建国之初蒙古族题材影片主要为政治服务,反应蒙汉人民大团结共同抵抗阶级压迫,民族文化在影片中更多的是一种背景或道具的体现。90年代起转型为展现蒙古族历史史诗题材为主的影片风格,开始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的展现。自21世纪起,蒙古族题材影片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转变为关注当下蒙古族人民的现实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形式的主题风格,更多的开始挖掘民族文化中的内核与民族精神。第二章对新世纪以来,本民族和非本民族导演群体所拍摄的蒙古族题材影片为研究对象,找出不同民族导演对蒙古族题材电影创作主题风格是什么,在蒙古族文化面临现代文明的冲击都是如何表现的,分析是什么因素使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第三章是对蒙古族题材影片中出现较多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进行论述,从影片中草原、马文化、信仰、音乐等内容研究在蒙古族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阐述他们为什么这样表现,表现是为了突出什么。
【图文】:

草原,电影,蒙古草原,后期制作


,蒙古草原地域气息扑面而来。电影《狼图腾》中翠绿的草原让人陶醉,影片结原景色,并通过电影特效和后期制作呈现出的草原壮丽美景让人心矿神恰十让人感觉这是一处世外桃源,尤其是在草原上狼群围捕撕咬马群那一幕实在是。逡逑

草原,蒙古族,影片,镜头


邋、邋,邋>:Xu逡逑图3.1风光秀美的草原美景逡逑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草原都是一片片绿油油茂盛的草原,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草原上"逡逑还有其它自然地貌状态,如戈壁沙滩和森林山丘等,由于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水和过度逡逑开垦导致草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戈壁沙漠。“戈壁”在蒙古语中就是“不好生长的土地”逡逑的意思,戈壁不等同于沙漠,它是由粗砂和沙漠组成并伴有稀疏的植物,处于半荒漠的逡逑状态。新世纪以来也有一些导演在展现草原美景之外在展现另一种草原样貌。如王全安逡逑导演的《图雅的婚事》所选取的拍摄地点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在内蒙草原,会使人觉得这逡逑分明是在戈壁滩上拍摄的,根本没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没有天碧云白的风光,大多数外景逡逑都是被群山环抱,戈壁沙滩处处可见,灰蒙蒙的天空,一片片退化的草场,给人的是一逡逑种凄冷,,没有给人一种绿色草原生机勃勃应有的感觉。哈斯朝鲁导演的《长调》中,在逡逑一大片黄土伴着砂石的草原中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巴雅尔,王静安;从滇、川蒙古族文化现状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宝音;;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鲍晓艳;盖志毅;;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7期

4 鲍晓艳;盖志毅;;蒙古族文化教育对政府管理牧区的价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内蒙古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成立[J];中国民族;2009年07期

6 仙珠;;浅谈青海蒙古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7 包国祥;;蒙古族传统自然观的当代意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吴端;;莫让“唯商业化”使少数民族文化变味儿[J];民族论坛;2010年04期

9 鲍晓艳;;传承蒙古族两个平等文化思想的现代价值[J];前沿;2011年07期

10 李妮娜;;中国蒙古族呼麦艺术初探[J];艺术评论;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亚男;;浅谈对蒙古族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2 苏布德;;2008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3 阿如娜;;蒙古族文化传承教育及其资源开发的探讨[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4 陈新丽;;历史上的蒙古族私塾教育的文化影响[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5 王福革;;从“蒙古族哲学”到“蒙古族的哲学”转变研究[A];论草原文化(第八辑)[C];2011年

6 苏布德;;“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苏布德;;“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终期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王景慧;;图案,草原文化源自心灵的情感流淌——蒙古族风格家具图案解读[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9 白歌乐;;蒙古族“风马”习俗的历史渊源——兼与郭雨桥先生商榷[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10 姚克成;;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保护蒙古族文化[A];第二届元上都遗址与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敖力召 李易霖;探寻毕节余姓蒙古族[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收藏市场资深评论家 张德海;蒙古族家具:一束艳丽的奇葩[N];北京商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阿勒得尔图;成吉思文化:蒙古族文化的新概括[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记者 高平;蒙古族呼麦艺术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N];光明日报;2008年

5 马艳军;内蒙古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成立[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记者 卢毅然 驻内蒙古记者 阿勒得尔图;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成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记者 刘珊;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成立[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8 记者 陈静 驻内蒙古记者 包国忠;内蒙古成立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会[N];中国旅游报;2009年

9 记者 贺喜格宝音;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 全力传承优秀民族文化[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 郑有胜 王红光;到“敖包之乡”体味蒙古族文化[N];辽宁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桑郁;云南通海蒙古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通拉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石翠红;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达妮莎;清代蒙古族民间手工艺文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宝贵贞;近现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何红艳;科尔沁蒙古族说唱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中江;云南蒙古族民族文化变迁研述[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闫莉;蒙古族题材动画学习资源对蒙古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3 白丽红;从文化适应理论分析蒙古族家长对子女教育观念的改变[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珊丹;蒙古族传统图案的数字化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安美荣;蒙古族大学生的蒙汉文化认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韩刘;蒙古族艺术在中小学的传承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斯琴;那音克乡蒙古族文化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萨仁满都拉;蒙古族传统图案的象征性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9 阿荣娜;蒙古族风俗传播形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高海清;非政府组织在蒙古族文化保护及传承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4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54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9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