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试论美国影片中中国形象的蜕变

发布时间:2019-11-05 16:56
【摘要】:在美国电影发展历程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一直存续其中,这些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人对中国人认知的变化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虽然美国电影里中国形象的变化并没有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完全吻合,却拥有大致趋同的发展阶段。本文将以傅满洲系列、陈查理系列、《我们为何而战》《诺博士》《致命罗密欧》等影片为主要讨论对象,以时间为线索,试论美国影片里妖魔化、友好化、敌对化、定型化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子壮;;十部耗资最高的美国影片[J];电影评介;1982年03期

2 ;美国影片“毛比·迪克”[J];世界电影;1957年04期

3 郑启五;五十二部美国影片观后[J];电影评介;1989年02期

4 ;欧洲电影及其观众剧减[J];电影评介;1989年10期

5 陶涛;美国影片 鸡尾酒[J];中外电视;1989年12期

6 李华芝;;美国影片——麦德·迈克斯[J];中外电视;1990年01期

7 胡炜;;怎么会如此相似?——《魔表》与美国影片《大人》的对比[J];电影评介;1991年05期

8 廖小安;;现代生活节奏的成功表现——美国影片《疯狂的决斗》观后[J];电影评介;1992年06期

9 峻冰;;美国影片《我心狂野》[J];电影文学;1994年07期

10 方位津;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简评美国影片《基本的恐惧》[J];大众电影;199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女人韵事》与司法中人的工具化[N];人民法院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刘一博 李家宇 苏晓梅 实习生 马扬洋 魏薇 马晓冬 于晓晴 张行;半数受访者跟风看“变4”[N];天津日报;2014年

3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奥地利电影业走过百年[N];光明日报;2010年

4 王兴东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强化核心竞争力,,传递核心价值观[N];中国电影报;2014年

5 编译 谷静;欧洲电影观影人次下降4.1%[N];中国电影报;2014年

6 编译 如今;欧洲电视台收购电影版权面面观[N];中国电影报;2012年

7 编译 林毓佳;西班牙电影业观察[N];中国电影报;2013年

8 中国艺术研究院 沈策;呼唤本土科普大片[N];光明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杜思梦;美国3D中国造 两年之内不是梦[N];中国电影报;2013年

10 ;10大最具网络面孔的影片[N];网络世界;2007年



本文编号:2556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56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