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国产谍战剧反派角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02:00
【摘要】:国产谍战剧创作肇始于1980年代,成熟于新世纪以后。谍战剧以间谍活动为主要内容,表现正面间谍/军警与敌对间谍/势力的信息争夺、政治斗争。它在传统反特片的基础上丰富了内容,形式上有所创新,尤其在反派角色的塑造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与突破。因此,反派角色的走红原因、角色类型、叙事功能、价值表达等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结合多部国产谍战剧代表作,运用人物形象、反派角色的理论,对国产谍战剧中反派角色的政治类型、叙事功能、价值表达、文化症结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这对于谍战剧反派角色的形象建构与电视剧人物的形象建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由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组成。从当前谍战剧繁荣与反派角色走红的创作现状出发,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对以往关于谍战剧反派角色的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阐明本论文的研究价值所在。其次,第二至第五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对谍战剧及不同反派角色类型进行定义,并从真实人性、命运呈现、处境效应、身份认同等四个方面,分析不同政治类型反派角色走红的原因;第三部分,分析反派角色与正面角色的关系,重点探讨反派角色在平衡、揭秘、博弈等层面所具备的多样化叙事功能;第四部分,从政治还原、人性诉求等方面,探讨新世纪以来国产谍战剧中反派角色的意义表达,并分析其意义还原的原因所在;第五部分,从人物塑造、社会信仰、影视政策角度进行文化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语,主要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归纳与总结,并提出对国产谍战剧踏入新阶段的期待。从当前谍战剧的创作环境与形势来看,反派角色还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即使在剧中表现十分突出,也难以在“飞天奖”及其他电视剧重要奖项上获得应有的认可。就剧中地位而言,反派角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反派角色与正派角色之间,应平衡好戏份、功能、意义等方面的关系,共同朝着丰富谍战剧人物形象、展现谍战剧精神主旨的方向努力,使反派角色为更多的人所认可,发挥其更大的艺术价值。
【图文】:
正面人物赋予了一部剧有正面积极的意义,是直接弘扬主旋律的工具,可红逡逑花需要绿叶衬托,反派人物就是默默衬托正面人物的主体。正是有了反派角色,逡逑所有的故事剧情才完整饱满起来,缺少了反派角色的话,一切正面积极的主题就逡逑不成立,没有对手戏的剧情是乏味的。逡逑往往反派角色中的职位较高者对正面人物外向表现为信任、倚重,实则从未逡逑停止的怀疑与探查,欲揭穿其卧底的身份,却又不情愿相信种种摆在眼前的事实,逡逑处于两难的境地。谍战剧中的主角,,即正面人物一般拥有高超的智商,娴熟的专逡逑业技能,敏感机智的判断力,剧中一般会设计3—4个主要反派角色,与正面人逡逑物进行斗争,以达到实力上的均衡。一般分对潜伏特工(正面人物)持怀疑、攻逡逑击和信任态度的两类人,三者相互制衡,达到平衡状态,就像在玩一场抓卧底的逡逑激烈竞争游戏一般。根据对多部谍战剧中正反派人物的分析与统计,将剧中的反逡逑派大领导设定为游戏中的“总指挥”,将反派人物中与正面人物关系较融洽的归逡逑类为反1、2,将处处与正面人物作对的归类为反3、4,得出以下这张人物关系逡逑图:逡逑
《潜伏》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05
本文编号:2592556
【图文】:
正面人物赋予了一部剧有正面积极的意义,是直接弘扬主旋律的工具,可红逡逑花需要绿叶衬托,反派人物就是默默衬托正面人物的主体。正是有了反派角色,逡逑所有的故事剧情才完整饱满起来,缺少了反派角色的话,一切正面积极的主题就逡逑不成立,没有对手戏的剧情是乏味的。逡逑往往反派角色中的职位较高者对正面人物外向表现为信任、倚重,实则从未逡逑停止的怀疑与探查,欲揭穿其卧底的身份,却又不情愿相信种种摆在眼前的事实,逡逑处于两难的境地。谍战剧中的主角,,即正面人物一般拥有高超的智商,娴熟的专逡逑业技能,敏感机智的判断力,剧中一般会设计3—4个主要反派角色,与正面人逡逑物进行斗争,以达到实力上的均衡。一般分对潜伏特工(正面人物)持怀疑、攻逡逑击和信任态度的两类人,三者相互制衡,达到平衡状态,就像在玩一场抓卧底的逡逑激烈竞争游戏一般。根据对多部谍战剧中正反派人物的分析与统计,将剧中的反逡逑派大领导设定为游戏中的“总指挥”,将反派人物中与正面人物关系较融洽的归逡逑类为反1、2,将处处与正面人物作对的归类为反3、4,得出以下这张人物关系逡逑图:逡逑
《潜伏》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响;欧阳丽蓉;;关于近年来谍战剧中的反面人物形象的刍议[J];新闻传播;2013年03期
2 梁萍;;顺从与坚守:《让子弹飞》对消费文化的重构[J];电影文学;2011年13期
3 郭燕飞;;《黎明之前》:谍战剧的又一次“黎明”[J];电影评介;2010年22期
4 王大勇;;反派人物在戏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郭红;;阴湿土壤上孳生的恶之花——浅析《水浒》反面人物中“小人物”的描写[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梅;2005年以来中国大陆谍战剧中国民党特工形象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李国聪;新世纪以来中国谍战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廖亚明;动画电影反派角色的塑造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4年
4 王传领;消费主义视野下新世纪谍战剧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胡建红;新世纪中国谍战电视剧的发展与困境[D];辽宁大学;2012年
6 田湘平;改革开放以来国产谍战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张翼;谍战题材电视剧的新突破[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8 陈善劝;革命主旋律的时代变奏曲[D];浙江大学;2010年
9 廖小芬;论政治宽容[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聪华;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反派人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92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92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