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以我国电影行业为例探析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0-03-23 15:5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也极大地释放了国民的消费欲望,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工具。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追求精神和文化生活,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消费新热点。文化消费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文化消费总水平不断上升,文化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成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新亮点,同时也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的重要载体。文化消费的增长将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为我国中长期扩大消费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文化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文化消费领域还存在很突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由于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软实力”特性,这使得相关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如何界定文化产业及其边界存在相当大的争议,世界各国及不同的国际组织对此给出了各不相同的阐述,或宽泛或狭窄;(2)文化产业的产出难以准确计量,统计数据难以获得。为此,本文选择一个细分行业电影行业为对象展开研究。一方面,电影行业属于文化产业,具有文化产业的一般特征,对此不存在争议;另一方面,电影行业的边界相对清晰,相关数据较易获得,且对于电影产业的分析结论将有助于对文化创意产业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基于此,本文依据“需求-供给-宏观消费环境(DSE范式)”理论框架选取相关指标,以全国31个省市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2012-2016年电影消费影响因素及区域异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收入是影响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东部地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中西部地区,收入与文化消费则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较低,还未达到文化消费的“门限”水平。不同地区文化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系数和显著性都不同,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较低,对价格更加敏感,而东部地区收入较高,则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文化产品的数量对中西部地区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的文化消费则作用不明显。城市化率和互联网普及率均对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且城市化率和互联网普及率对中西部地区文化消费的影响程度大于对东部地区文化消费的影响程度。
【图文】:

框架图,框架图,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


电影行业为例,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逡逑实证结果提出研宄结论,并根据理论分析和研宄结论提出我国文化消费的发展展逡逑望。具体的研宄框架如图1-1所示:逡逑4逡逑

银幕,文化产品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逡逑上文中分析可知,,文化产品的生产量固然重要,但产品的质量也不可忽视。逡逑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但票房增长的速度却跟不上银幕增逡逑长速度,使得平均银幕产出下滑,影院利润降低。2016年银幕的增长率为26.8%,逡逑远高于票房的增长率3.7%,但平均银幕产出从2015年的135.75万元下滑到2016逡逑年的110.98万元(如图3-2所示),这意味着在关注文化产品供给数量的同时,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儒;;对当前扩大西宁消费需求的思考[J];青海统计;2006年12期

2 杨兰香;;浅析西宁市扩大消费的亮点、难点和着力点[J];青海统计;2006年03期

3 许军;论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预期[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4 陈新华;;关于居民消费预期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1年05期

5 张克昕;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特征[J];北京商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6 章文恕;关于消费预期的现实思考[J];消费经济;1989年04期

7 ;《消费经济》一九八九年总目录[J];消费经济;1989年06期

8 陆杭高;张飞燕;蒋苏健;胡菁菁;任程程;;国家促进消费及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消费预期调研报告[J];财富时代;2019年07期

9 ;国务院提出20条扩大消费的措施[J];中国信用卡;2019年09期

10 郑润祥;;智慧文明引领智慧消费——“云、物、大、智、链”在我国消费端的探索与实践[J];商讯;201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毛中根;杨丽姣;;文化消费增长的国际经验及中国的政策取向[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6):——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中国经济[C];2016年

2 江林;马椿荣;康俊;;我国最终消费率偏低的心理成因实证分析[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谭明俊;;我看房地产价格涨落[A];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5年第4期(总第53期)[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聂国春;消费金融分化已现 竞争加剧走向渐明[N];中国消费者报;2019年

2 记者 王文博 班娟娟 实习生 陈淑兰;促消费补短板新政将密集落地[N];经济参考报;2019年

3 ;以改革的办法促消费[N];经济日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张利静;春节消费预期料提振鸡蛋期价[N];中国证券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贺阳;11月消费成绩单出炉 社零增速创年内新低[N];中国商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林火灿;消费较快增长势头仍将延续[N];经济日报;2019年

7 本报首席记者 钱蓓;消费驱动将改变养老行业[N];文汇报;2019年

8 吴学安;从供需两端发力 促消费提质升级[N];中国商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黄亚楠;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庄冠蓉;缓解消费预期的四个痛点[N];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立平;居民消费的定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繁;以我国电影行业为例探析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年

2 王一帆;我国东北地区城市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张唯一;“未见”消费[D];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

4 江珊;扩大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5 季宏渊;中国消费信贷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张硕;石家庄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研究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7 陈雷;房产的代际传递对消费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8 袁芳;论我国的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成彬;我国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周学谦;贵阳城镇居民消费质量预测分析与对策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96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96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c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