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论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者的“动机”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29 08:47
【摘要】:毋庸置疑的是影像发展至今,整个影像体系包括影像本体的物理学原理——视觉暂留原理。都是建立在给人幻觉的基础上,霍夫曼斯塔尔把银幕上使观者变得富于想像的梦比喻为“永转不息的,闪亮亮的生活之轮。”~1影像满足了观者渴望接触“生活”的普遍愿望,提供观者变幻无穷的生活景象。而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在于“造梦”的基础上,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动机是人类一切活动,行为的基础。拍摄者,被拍者,观众三者互动关系是构成纪录片的主要元素。本文旨在研究纪录片中拍摄者与被拍者的动机关系问题。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节简要阐述“动机”决定事实(行动),研究拍摄者与被拍者的动机关系对解读纪录片的意义。第二章对纪录片流派中的动机关系的缘起与演变作简要的梳理,以及各方面动机的相互作用对纪录片构成的影响。第三章从拍摄者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拍摄者与被拍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分解拍摄者的创作动机。第四章分析由于拍摄者是以被拍者以及被拍者的现实生活环境为创作素材,被拍者的行为举止会被镜头记录以及放大,所以不可忽视被拍者的被摄动机。第五章拍摄者与观众的互动是重点讨论的部分。通过对纪录片中动机关系的研究,使在纪录片拍摄实践中,拍摄者与被拍者以及观众的紧密联系,引起拍摄者的重视,使之更好的理解他人,减少拍摄过程中的摩擦与伤害,同时顾及观者的观影诉求,使纪录片更好的为广大群众认可与接受。
【图文】:

论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者的“动机”关系



论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者的“动机”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52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晓蓉;媒介.空间.记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空间建构与审美研究(1988-2012)[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05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605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1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