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妖怪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03:48
【摘要】:在技术观照下的中国奇观影像创作进程中,内有自早期神怪类电影叙事传统的延续,外有欧美幻想类大片冲击波的催动,妖怪与电影的融合逐渐生成了一种新的电影文化现象,成为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具备了分析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本文以新世纪电影中的妖怪形象为切入点,来探讨妖怪题材在当下中国以及全球电影格局中的定位,将中国电影中的妖怪形象放置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并对新世纪电影中的妖怪形象的主要类型、形态和特点进行总体上的归纳,从文化、技术、审美三个维度去探讨这些妖怪形象的生成机制,基于个人、社会历史、自然与科技层面挖掘妖怪文本背后民族恒在的文化符号和人类共有的精神诉求。本文认为,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妖怪形象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了文化混杂特征,除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延续与转换,还存在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融合问题。因此妖怪形象在建构中呈现出多样化可能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与迷失,陷入了一种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来文化的失衡状态,出现了文化斜视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应在坚持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下使妖怪形象与全球化浪潮相适应,建立起古典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相平衡的“全球本土化”文化逻辑,来探寻妖怪形象的成长空间与未来走向,谋求妖怪文化与大众之间的精神共振,以期在与时代的互动求变中为中国电影文化转型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参照。
【图文】:

饕餮


影片中的饕餮以人类为食,被塑造成一种绿皮无毛的大型走兽,头部是恐龙和鳄鱼的结合,四肢长着巨蜥一样的利爪,行动迅捷,其带着西方怪物影子的形象特征早已与《山海经》里“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的描述相去甚远。电影并未对饕餮的由来和生活习性做具体的说明,只是构建了以一个饕餮王为中心的饕餮军团,由兽王以远程感应地形式发号施令,屡次要跃过长城吞噬人类以填饱肚子。他们以群落方式进行集体行动,并不断加以进化,形成了一定的智慧,在攀爬长城无果之后,通过挖穿长城最终直达皇宫大肆进食。只是这一群体在形象设计上体型个头完全一致,攻击方式也没有差别,严重失去了怪兽的个性特征,纯粹成为了一群贪婪象征的刻板符号想象。不同于《长城》里以部落式聚居的饕餮群,《风语咒》里的饕餮作为祸人间的上古凶兽,,是以个体的形象呈现出来的,但其主要内涵同是贪食,以绝对的恶的代表在电影仅出现几分钟便被制服,以成就主人公的英雄叙事。

《封神演义》


据了新世纪幻想类电影中的重要叙事地建构,包括痴情幽怨而为爱牺牲者如《白智慧又残暴狠辣者如《西游》系列的白如新《倩女幽魂》的小倩和《画皮 2》的主要延续了古典神话中的意态结构,常常所发展,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西游》系列既是女性形象的代言人,又有不同于人类留下来的思想意识和思维痕迹,正如“重话的年代”[14],新世纪女妖叙事明显也纳阐释和接受的视角。可以说,从类别视角形象的两大主要特征。继承富了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亦水;;地缘奇观中的文化想象——比较好莱坞与华语电影的奇幻类型片[J];当代电影;2013年08期

2 张剑;;西方文论关键词 他者[J];外国文学;2011年01期

3 田卉群;;中国魔幻电影奇观质感的缺失[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6期

4 聂欣如;;何奇之有?——质疑《奇幻电影:我们时代的镜像》[J];当代电影;2007年05期

5 巩杰;;美国魔幻片现象初探[J];电影文学;2007年01期

6 陈奇佳;;奇幻电影:我们时代的镜像[J];文艺研究;2007年01期

7 布里恩·汉德森,戴锦华;《搜索者》——一个美国的困境[J];当代电影;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颜纯钧;;全球化: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洋;新世纪中国魔幻类型电影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2 武雅珊;新世纪以来中国魔幻电影的女性形象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解元;中国早期(1906-1949)神怪电影研究[D];海南大学;2017年

4 刘幸;奇之异象,幻之梦魇[D];西南大学;2017年

5 罗曼;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神怪片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黄澎;西方魔幻电影和中国神话电影的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06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606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f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