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日剧“剩女”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20:27
【摘要】:“剩女”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学现象,如今也成为热点名词,不仅是大家讨论家庭婚恋时的热门话题,也成为电视剧热衷关注的对象。世界各国的电视剧都有涉及对于“剩女”话题的讨论,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荧幕“剩女”形象,比如美剧《欲望都市》里四位充满魅力,追寻爱的女性,韩剧《我叫金三顺》里纯朴,期待爱的金三顺。同属于亚洲文化圈的日本,在电视剧选材上经常将目光投向女性群体,关注当今社会女性问题,视角大胆新颖。日剧以“剩女”为主角,围绕其感情生活,生动形象地呈现出“剩女”复杂的情感变化和自我身份的探寻,从而塑造了独具风格,又能引起共鸣的“剩女”形象。本文以“剩女”题材日剧为载体,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利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将日剧中的“剩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日剧中“剩女”形象的主要类型以及建构“剩女”形象的方式,解读电视剧塑造“剩女”形象背后的原因。“剩女”题材电视剧作为女性题材电视剧的一种,塑造的女性形象是否能逃脱窠臼,引起人们对两性关系的思索。从文章总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基于文献综述以及对主要概念的梳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方法以及意义。第一章通过对“剩女”题材日剧的分析,总结日剧中“剩女”形象的主要类型,归纳总结为独立的事业型“剩女”,逃避的情伤型“剩女”,积极的欲望型“剩女”。第二章笔者通过对文本的仔细研读以及对“剩女”题材日剧的观看,将电视剧制作及叙事学研究与“剩女”形象解读相联系,分析日剧建构“剩女”形象的方式。第三章是原因探究,在深入了解日剧中“剩女”形象的基础上,从影响“剩女”形象塑造的三个主要方向入手,即当代社会文化背景,消费文化以及受众使用心理,对电视剧塑造,建构“剩女”形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反思展望,日剧中塑造的“剩女”形象尽管让人耳目一新,但还是难免有其刻板化的一面,构建的拟态环境遮蔽了现实,形成乌托邦困境,带来一定的消极示范。毋庸置疑,日本电视剧展现了比较丰富立体的“剩女”形象和对女性婚恋问题的强烈关注,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但其中仍然存在偏见。这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电视剧作为大众媒介应该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反映较为真实的社会现实。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05
本文编号:2626397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惠福;周伟业;;关于准确全面把握受众接受心理时代性变化的几个问题[J];新闻大学;2015年06期
2 张欣慧;;日本物哀文化的现代表达及传播——以日剧《昼颜》为例[J];新闻传播;2015年19期
3 齐青;;大众文化视野下电视剧的女性意识和女编剧的叙事策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庄曦;;后殖民女权主义双重语境下美剧叙事研究——从《绝望的主妇》到《魔鬼女佣》[J];艺术百家;2013年06期
5 谢稚;孙茜;;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差异、受众接受度与传播效果——以中英合作纪录片BBC Wild China和CCTV《美丽中国》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6 曹月如;宋芳;;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形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吴谦;;从“格式塔心理”向“更主动解码”的转变——回归前后港剧之受众接受心理初探[J];新闻界;2013年02期
8 赵鸿燕;;跨文化维度下韩国受众对中国电视剧的接受分析——基于中韩受众比较视角的深度访谈[J];国际新闻界;2012年10期
9 曹书乐;何威;;谁是美剧迷?——互联网上中国观众的美剧观看与接受[J];国际新闻界;2012年09期
10 张剑;;西方文论关键词 他者[J];外国文学;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626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62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