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二次元电影的叙事特征及文化意义

发布时间:2020-04-19 06:34
【摘要】:从广义上来说,二次元电影是指具有二次元性质的电影,它包括原创动画电影、漫画及电视动画改编动画电影、轻小说改编电影、游戏改编动画电影以及相应的真人电影等。网络媒体发展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给了二次元文化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二次元电影创制主体,主要是伴随网络新媒体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是“网生的一代”。在他们看来,二次元世界是绝对美好的,是一种精神寄托,甚至也会将二次元视为一种信仰。二次元电影的人物形象在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体现出二次元群体的个性与主张,具有明显的二次元“青春化”属性。在二次元电影中所表现出的多元性、泛娱乐化、摇摆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恰恰是青春文化的影像化,是二次元电影叙事主体对青春时代的“吟唱”。二次元电影中所塑造的人物性格有别于传统电影,呈现出明显的萌化、英雄化和耽美化,能够很好的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但也因此决定了二次元电影中人物性格的“简单化”“极端化”特点,是青少年对人物形象的“理想化”建构。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可能失去传统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立体感。但在新媒体语境下,二次元电影在声画细节处理和观影方式上与传统电影又有所差异。二次元电影主要依托新媒体平台传播,由此造就了影像语言新特征。“弹幕”、拟声字幕等丰富了电影语言的表现力,强化了电影的互动性。二次元电影不仅可以让观众在走进影院体验凝视的快乐,新媒体传播方式也可以让观众体验“扫视”的快感。二次元电影与传统电影在叙事情节上的不同主要体现为二次元电影是对经典作品的一种解构,即对故事中的三次元情节进行二次元的改造。而这种解构性体现在具体的二次元电影中则表现为对经典作品内容的重塑、情感的改写与人物的重塑等方面。在思想观念上,二次元电影表现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叛性,追求非理性。二次元电影反映了青春期的迷惘、矛盾、冲动以及迫切需要身份认同的困扰,决定着二次元电影在主题思想上既“迷失”又“认同”的双重文化心理。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晓楠;;二次元文化与中国电影审美的“呆毛性”对话[J];电影文学;2017年01期

2 王誉俊;;把握受众、兼容市场的华莱坞成人动画[J];东南传播;2016年12期

3 王蕾;姬德强;;从《大鱼海棠》看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回归[J];戏剧之家;2016年22期

4 谢辛;;AKB48御宅族粉丝的孵化 基于“泛娱乐”语境的二次元粉丝文化形态与电影IP衍生策略[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5 廖娟娟;;全龄化动画电影的角色塑造——以美国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例[J];大众文艺;2016年19期

6 陈雅舟;;新世纪以来二次元美学视野下游戏改编电影的角色创造[J];文艺评论;2016年10期

7 刘成瑜;;魔幻现实主义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J];电影文学;2016年19期

8 宁翔;;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与国际化[J];电影文学;2016年19期

9 孙嘉伟;;《大圣归来》东方美学的表达维度[J];电影文学;2016年19期

10 廖方容;;实验动画与现代艺术语境[J];电影文学;2016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克彬;全球化语境下的国产动画文化身份认同与构建[D];西南大学;2015年

2 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邵杨;国产动画的文化传统重构[D];浙江大学;2012年

4 林清;论中国动画电影[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程雯慧;动画的影像叙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齐s,

本文编号:2633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633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a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