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之外的驱动—电影《牺牲》精神分析学解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池华波;;日本人与虫子[J];青春岁月;2016年23期
2 曹睿卓;;探寻电影本体心理学如何在影像中同一人类心身[J];青年文学家;2017年05期
3 夫莽;;最顶级的心理学家是如何看待人生的[J];意林文汇;2017年09期
4 王旭;;同是精神分析学大师迥然不同的精神世界——试比较弗洛伊德与拉康的理论[J];青年文学家;2015年36期
5 郑鸿升;;被遗忘的邂逅——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精神分析学[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郭本禹;;精神分析学研究 主持人的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E.葛朗乍多;J.拉康;黄作;;不可能有精神分析学的危机——1974年拉康访谈录[J];世界哲学;2006年02期
8 沈毅;精神分析学的精神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9 王宁;第11届国际文学和精神分析学大会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10 叶海平;论精神分析学的思维方式及其局限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何松彬;张亚萍;刘春燕;;神经精神分析学对梦与睡眠机制的研究进展[A];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2 何松彬;张亚萍;刘春艳;;精神分析学对梦与睡眠机制的研究进展[A];2015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3 易建芳;;欲望中的艺术[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健;;受众的再现——法兰克福批判理论中的大众、精英与公民[A];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第I辑)——基础与拓展[C];2015年
5 刘臻;邓楚君;蔡鹏云;;以走群众路线为原则解析电影《阿凡达》中梦境元素的受众性[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汉字文化卷四)[C];2016年
6 赵子昂;;论文学“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以拉康主义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雷勇;;创意写作潜能激发论纲[A];2015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论文集[C];2015年
8 张杰;;实验短片中人物设置的精神分析学原理探索[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晓晨 编译;领悟只是幸福的开端[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彼得·盖伊;我的学思历程[N];经济观察报;2015年
3 王一川;精神分析学还有研究价值吗[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高旭东;时代弄潮儿的批评之批评[N];文艺报;2002年
5 钱进;性格与排行相关[N];保健时报;2005年
6 赵旭东(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弗洛伊德不该被忘记[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戴铮;日本名作家也“触电”[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家悦;哲学医生正在发达国家悄然兴起[N];中国社会报;2005年
9 南开大学 侯杰 姜海龙;西方学者的身体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刘芬;他们为何喜欢自残[N];北京科技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司群英;诠释学与精神分析学的历史交汇和当代融合[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雅玲;精神的追问[D];苏州大学;2007年
3 杜瑞华;弗洛伊德与文学批评[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佳芮;崇高之外的驱动—电影《牺牲》精神分析学解读[D];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2 张桂萍;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金基德电影[D];西南大学;2018年
3 郭冬勇;消费主体的精神分析学阐释[D];兰州大学;2008年
4 郭慧;精神分析的科学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春雨;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文晶;拉康精神分析学自我理论的探索[D];吉林大学;2007年
7 郭灿;从精神分析学解读翻译中的移情[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8 郑芳;志贺直哉的俄狄浦斯情结倾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苏志文;美国“癫狂电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宋新丽;精神分析学与钱钟书诗学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685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68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