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剧中的酷儿和酷儿美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艺;;中国耽美题材网络剧的发展现状与受众心理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20期
2 汪罗;;“酷儿”们的属地:媒介性与空间政治[J];东南传播;2015年10期
3 边防;;“酷儿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同性恋空间演化与变迁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5年03期
4 苏丽;喻晴;;《拉字至上》中多重女同性恋主题分析[J];电影文学;2014年04期
5 邓珍珍;;结合酷儿理论分析当代华语同性恋电影[J];电影评介;2013年09期
6 张玲;;浅析酷儿理论视角下的同性恋影视作品[J];电影文学;2012年16期
7 刘丽凤;;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性别与性:后现代女权主义与酷儿理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熊晓霜;;《同志亦凡人》:边缘的狂欢[J];电影评介;2009年17期
9 李二仕;;酷儿理论与电影[J];当代电影;2009年06期
10 李二仕;;新酷儿电影[J];当代电影;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平;同性恋银幕形象的演化与身份建构[D];武汉大学;2013年
2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边静;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左韵娜;我国耽美网络剧的传播特征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7年
2 蓝芳梅;香港女同性恋电影的形象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年
3 张璐;密柜影像:中国内地酷儿电影的话语困境和发展走向[D];西南大学;2016年
4 季爽;耽美网络剧的受众分析[D];辽宁大学;2016年
5 唐曼曦;深情暗涌—香港同性恋电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张跃;反叛与重生[D];郑州大学;2014年
7 李甜甜;网络传播中的酷儿身份认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刘青青;“酷儿”意蕴的影像表达[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苏威;耽美文化在我国大陆流行的原因及其网络传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00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70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