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纪录片《琴路》的创作阐述

发布时间:2020-06-07 20:47
【摘要】:纪录片《琴路》的主人公高志是扬州大学音乐学院16级音乐表演班的学生。故事背景为高志听从古筝专任教师成莉老师的建议、积极备战第三届“敦煌杯”古筝艺术大赛。本片主要讲述了高志前往上海参加全国第三届“敦煌杯”古筝艺术大赛,虽然精心备战许久最终依然落败,但他依旧心爱古筝,继续追逐音乐梦的一系列故事。本片试图通过高志上海逐梦破碎,来展现音乐生学习生活中的前进与挫折,令观众可以了解高校音乐生最真实的一面。既希望通过《琴路》展现出古筝的艺术魅力,同时剥离古筝的表象,将观众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古筝与人生成长的关系上。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在绪论部分,主要通过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价值五个部分,详细地介绍本人创作的现实背景与影片核心内容,即揭示扬州大学音乐班古筝学子的精神面貌——逐梦精神,期盼通过《琴路》令更多的人喜爱扬州本土古筝文化。第一章创作实践部分,笔者并没有铺开陈述,而是对各个环节做了简要说明,此部分内容可以概括为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和后期剪辑。在第二章叙事策略分析中,笔者主要从叙事主题与风格、叙事视角与人称、叙事结构与技巧三个角度对纪录片《琴路》进行剖析,展现出《纪录》完整的故事框架和翔实的故事内容。并且对叙事技巧中的心理外化做了详细说明,因为这也是纪录片《琴路》的一大亮点。在第三章视听语言分析中,笔者遵循前辈们的创作技法,采用的航拍镜头、延时镜头与长镜头,希望能给观众带来美的体验。与此同时,笔者也注意运用多种声音语言,从听觉上丰富影片内容。第四章主要是创作反思,在此部分笔者反思了创作中的不足之处,包括镜头语言不够丰富、解说词不够凝练等,期待能更进一步。本文是笔者在学习人物纪录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创作的毕业作品《琴路》,着重探讨人物纪录片的前期策划、叙事策略以及视听语言运用,以期运用影像更好地呈现古筝的艺术魅力,更好地展示古筝学习者的精神风貌,为扬州大学音乐生留影,为扬州古筝的发展存像,为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影像资料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
【图文】:

纪录片,古筝,民乐,历程


俞瑞杰纪录片《琴路》的创作阐述二、经典作品分析逡逑《人间难得几回闻》逡逑017年3月份,东方卫视隆重推出一部大型纪录片《人间难得几回闻》该片分为五每集24分钟,共10集。分别从乐器的历史、人物、演奏、制作等多方面,带领中国民族乐器的前生今世,为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艺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讲述了邋83岁的“古筝之父”徐振高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中国乐器代代传承化与探索精神。入行后的数十年中,,徐振高多次对古筝制作进行改良和革新,促种类的变化,使古筝的音色刚柔并济更有张力。随后,他又大胆对古筝外在形象,令古筝兼具了外形造型之美,一改往日古板的印象。逦逡逑

华阴,画面,观众,京剧


片以一首老腔切入,带领观众走进关中平原,带领观众感受关中老腔人丰富多彩界。该片旨在通过老腔人自信洒脱的唱风,挖掘出关中平原文化中蕴含着的自强搏精神,通过解读华阴老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揭示出文化背后是人性的倔强承的源远流长。本片以一种开阔的视角和沉缓地叙事方式,唤醒观众对非物质文重视与保护。该片的魅力不止如此,在2016年,央视春晚上《华阴老腔一声喊》观众都感受到华阴老腔磅礴豪迈的气魄和自由随性的曲风。逡逑《朱宝光的京剧梦》逡逑朱宝光的京剧梦》虽然只有短短的一集,但在二十八分钟的影片中,叙述了朱宝家40多年的艺术人生。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9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鑫;陈旗;;“互联网+”语境下纪录片创新发展的再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2 陈刚;;电视纪录片创作趋于平民化发展探索[J];中国报业;2019年22期

3 李娟;;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发展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22期

4 张宗伟;高美;;新时代中国乡村题材纪录片创作观察[J];中国电视;2019年12期

5 裴明明;;纪录片创作探究[J];戏剧之家;2019年36期

6 刘艳;;浅析全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创作的优化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23期

7 张斌;;2017年国外纪录片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视听;2018年11期

8 杨颖;;“纪录片创作”课程如何设计教学内容[J];文教资料;2018年30期

9 廖尚杰;;对纪录片剪辑方式的探讨[J];传媒论坛;2018年18期

10 刘毅;刘杨yN伊;;少数民族文化纪录片叙事策略探究[J];传媒论坛;2018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俞虹;;纪录片传播与文化影响分析——以《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为例[A];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第三极文化”论丛(2018)[C];2019年

2 梁仁红;;纪录片创作是一场修行——《长城:中国的故事》总导演手记[A];万里长城(2015年合订本)[C];2015年

3 巩晨;严涵;卢雪;;冰雪运动项目纪录片《红军冰球队》的叙事特点研究[A];2018年全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8年

4 周选州;;“一带一路”背景下网络直播对纪录片创作的思考[A];人文学术·创新与实践[C];2018年

5 张海洋;唐楠;;另一种视角看待中国北方少小民族生存问题——顾桃访谈录[A];共识(2014春刊11)——新丝路新思路 新常态新常识[C];2014年

6 郭艳梅;;试析新十年中国大学生DV纪录片创作[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任志明;;“看中国”系列纪录片创作的世界眼光与家国情怀[A];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第三极文化”论丛(2017)[C];2017年

8 于丽娜;;《四个春天》:拙朴影像下的诗意栖居[A];影博·影响(2019年第01期 总第119期)[C];2019年

9 谢寒;;对话张楠导演:《黄河尕谣》探讨个体如何自处[A];影博·影响(2019年第01期 总第119期)[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晓东;纪录片悄然崛起 85.9%的人去年看过纪录片[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路静怡;二0一九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揭晓[N];光明日报;2020年

3 ;口述史纪录片《口述国图》首映式在广州举办[N];新华书目报;2019年

4 郝天韵;纪录片发展:内容和形式平衡是个大问题[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蒲波;我搭上了纪录片飞速发展的“时代快车”[N];中国艺术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王莉;纪录·情怀·梦想[N];甘肃日报;2018年

7 廖健太 张万英 薛可扬;甘肃纪录片40年:记录时代 歌咏陇原[N];甘肃日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蒋天羚;纪录片里的中国故事[N];团结报;2018年

9 林沛;互联网让纪录片充满可能性[N];中国文化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张璐;王建国:新时代的纪录片创作应有新的标准[N];中国艺术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阿拉腾塔娜;内蒙古电视台生态主题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2 杨会;从视觉节奏到生命律动:诗意纪录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苗元华;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1978-2015)[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灵革;纪录片下的中国[D];浙江大学;2004年

5 盘旋;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仇蓓蓓;影视修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晨;新世纪BBC中国题材纪录片中国形象塑造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2 钱程;电视人物纪录片的审美探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3 潘志伟;人文类微纪录片创作探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4 欧柚希;浅析故事化纪录片的审美价值[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5 俞瑞杰;纪录片《琴路》的创作阐述[D];扬州大学;2019年

6 洪婷;中国当代医疗纪录片的叙事学研究(2014-2018)[D];湘潭大学;2019年

7 张宗皓;纪录片《守护自来水的人》创作阐述[D];扬州大学;2019年

8 林溪;旁观与介入:从客观真实到主观真实[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9 江培;纪录片《乡村戏童—帅雪儿》人物塑造创作阐述[D];扬州大学;2019年

10 陈一苇;纪录片《扬州大学龙狮团》创作阐释[D];扬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01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701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2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