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性展演:上海国际电影节影迷参与实践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00:29
【摘要】:随着影迷电影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参与电影节成为影迷圈的重要文化活动。本研究选取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迷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实物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传播仪式观、人类学仪式理论以及“观展/表演”理论来解释影迷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实践,旨在分析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对影迷的特殊性意义。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影迷参与过程所具有的仪式特性(第二章),接着从影迷的线下观影实践(第三章)和线上书写实践(第四章)两个维度,来分析影迷在电影节场域的仪式性参与实践与其身份展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影迷赴电影节现场观看非主流院线的电影,是在进行一场集体秀异,展演各自在日常电影消费中已经建构的影迷身份;并通过共享集体观影的仪式体验,获得想象的归属感。影迷通过遵守和维护电影节观影“礼仪”,展演出“尊重电影”,具有“较高审美品味”和“深度电影知识”的资深“高素质”影迷身份。影迷通过在豆瓣进行“电影标记”,在“豆瓣同城帖”晒出自身观影片单,书写个性化观影体验,“自恋式”地展演具有“个性审美品味”的影迷形象。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个性化电影评介书写,展演自身作为“电影传播者”的专业性影迷身份。影迷通过对电影节负面体验的吐槽和建言实践,认同自身为异于普通影迷的“电影节建设者”,他们实践着自身关于国际电影节想象,建构了一种具有全球化背景的“跨境文化身份”。影迷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影迷的集体现身和秀异式展演。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91.7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一带一路”电影立盟上海国际电影节[J];中国总会计师;2018年06期
2 葛译友;;放大格局可登高——从上海国际电影节看“上海文化”品牌打造[J];上海艺术评论;2018年03期
3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部分影片)[J];电影评介;2018年08期
4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J];数码影像时代;2017年06期
5 施逸丰;;上海国际电影节特点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14期
6 水灵;;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中国电影市场亚洲新人奖全面升级[J];中国电影市场;2015年07期
7 ;言论[J];世界博览;2017年13期
8 ;上海电影节,明星和珠宝好看到眼花[J];芭莎珠宝;2017年04期
9 菠萝蜜;;上海国际电影节 除了经典,还有网红[J];航空港;2017年03期
10 吕斌;;守护婚姻:老人更要“好好爱”[J];益寿宝典;2017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吉光安;;邮花一路伴节飘——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邮品大全[A];影博·影响(2017年第01期 总第109期)[C];2016年
2 ;影事·资讯[A];影博·影响(2017年第04期 总第112期)[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影子;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设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N];中国电影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许e
本文编号:2740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74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