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论中国奇幻电影中的神话再造

发布时间:2020-07-16 16:23
【摘要】:21世纪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新神话主义在全球电影领域中掀起了一场更为声势浩荡的“神话复兴”浪潮,其艺术创作表现为世界范围内寻求神话原型的东方化。中国的奇幻电影作为当代新神话主义在影视方面的重要代表,一方面将人类幻想中的瑰丽奇幻的场景搬上了大屏幕,另一方面借助于神话中的原型唤起了现代人的精神救赎与心灵回归。本文运用原型理论,从新神话主义的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中国奇幻电影在神话再造中所展现出的原型架构、基本特征及文化价值。文章一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首先在绪论中阐明中国奇幻电影进行神话再造的背景,即新神话主义的兴起,促使奇幻电影成为再造现代社会中“新神话”的突出代表,并将中国的奇幻电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界定与题材划分。正文部分则围绕中国奇幻电影如何进行神话再造这一问题而展开。首先在内容层面上,通过原型理论对奇幻电影中的主题原型、角色原型、故事模式及其所蕴含的人类集体无意识进行详细的阐述;其次在表述手法上,分析奇幻电影在呈现原型意象时所呈现的外在特征,即科技性、幻想性、象征性等;最后通过原型中凝结的人类集体无意识挖掘其中对于人类心灵的共同探索,即在原始文化中寻求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相处模式,在文化寻根中重建人类多元文化价值观。在最后的结语中,对中国奇幻电影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对其走向世界寄予了期望。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05
【图文】:

电影,广泛性,互联网,广告形象


二、现代媒介下的立体传播逡逑除了电脑特效对奇幻电影内容与形式的构造之外,奇幻电影在当代盛行还依逡逑托于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与应用。一是传播的及时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制作逡逑的奇幻电影能够在同一时间放映、同一时间热议、同一时间满足观众视觉享受,逡逑适应了人们生活快节奏的需求。二是传播的广泛性。电视、影院、微机、手机等逡逑现代媒介,都是奇幻电影传播的重要平台。目前,仅我国网民数量就突破8亿人逡逑次,移动手机用户突破10亿,在“互联网+”时代,电影传播的广泛性可想而知。逡逑而且依靠数字技术储存的影片在经过多次播放后不会失去原来的画面清晰度,放逡逑映场次可以没有限制。三是传播的深入性。奇幻电影放映后,往往随之而来的就逡逑是网络平台上的评论、交流,还有的制作成网络游戏、电子动漫,一些奇幻电影逡逑中的人物往往成为商家广告形象,使人们目不暇接。逡逑总之,无论是电脑技术的进步还是传播载体的多元化,它们在彰显出奇幻电逡逑影的技术特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奇幻电影神话再造内容的创造与推广。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利慧;;“神话主义”的再阐释:前因与后果[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05期

2 孙涛;;当代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神话重述”[J];文教资料;2012年27期

3 张碧;;现代神话:从神话主义到新神话主义[J];求索;2010年05期

4 叶舒宪;;再论新神话主义——兼评中国重述神话的学术缺失倾向[J];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04期

5 陈坤;杨晓林;;新神话主义旗帜下的魔幻电影初探[J];电影文学;2007年15期

6 陈奇佳;;奇幻电影:我们时代的镜像[J];文艺研究;2007年01期

7 韩云波;大陆新武侠和东方奇幻中的“新神话主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叶舒宪;诊治现代文明病——《塞来斯廷预言》和《第十种洞察力》的寻根思想[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9 叶舒宪;西方文化寻根的“凯尔特复兴”[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01期

10 袁珂;;再论广义神话[J];民间文化论坛;198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梦然;神话的延续与重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王璐琪;大众文化视角下21世纪中国魔幻电影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曾毅;新世纪以来华语魔幻电影分析与w鸞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芳庆;论“奇幻电影”的文化渊源、类型特征与价值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汤

本文编号:2758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758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e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