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中国网络剧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20:01
【摘要】:网络剧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点击量从几千万到十几亿的变化,丰富了当代艺术生态,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多的审美选择,但也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损害社会大众身心健康、危害国家文化安全的伦理失范问题。在网络剧的生产、传播、消费与监管的各个方面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伦理失范现象。在网络剧的制作上存在着虚假、黄色低俗、血腥暴力、内容同质化以及娱乐至上的失范行为。网络剧有的是传媒公司独立制作,有的是与视频网站联合制作,但是在制作时很少会考虑到网络剧中的情节、台词会给观众带来的危害。在校大学生是网络剧的最大受众群体之一,当他们长时间接触一些色情、暴力类的网络剧,会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对于青年受众来说,过多的接触毫无营养价值的网络剧,不仅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还可能会留下长久的精神空虚。在网络剧传播方面,各大视频网站不顾自己作为视频传播平台的社会责任,将那些伦理失范类的网络剧放在自己的平台播放。通过视频网站这个媒介,越来越多粗制滥造网络剧出现在观众面前,不断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官。在消费方面,越来越多的观众在观看网络剧的时候放任自己、随波逐流,完全不顾及其所应该具有的传播文化内涵的作用,而是一味地追求自我的感性满足,或者填补一时的精神空虚。网络剧的伦理失范行为,生产、传播、消费三个环节是相互影响、有时相互融合的,很难将其分开。生产的失范导致传播的失范,传播的失范又导致了消费的失范,但是网络剧创作和传播都是为了消费。传播又可以反作用于生产与消费,如果传播者能够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是将经济利益放在首要位置,那么就不会将那些出现伦理失范行为的网络剧进行传播。因此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网络剧在生产、传播、消费等方面所出现的伦理失范行为,与网络剧的监管失范也具有重要的关系。笔者所探讨的第二个主要问题就是网络剧伦理失范现象的缘由。网络剧生产伦理失范可以归纳为五大方面的原因,分别是创作者缺乏职业道德、追求金钱效益、创作者对于创作素养和创作技能的缺失、网络特有的自由机制以及监管不到位。在传播方面出现伦理失范的原因归纳为四方面,第一是现在网络视频平台缺乏职业道德,第二是缺乏对低碳艺术作品的鉴别能力,第三是巨大的商业利益的驱动,第四是监管有漏洞。在消费方面出现伦理失范行为的原因分为三方面,一是人性本能的驱使,二是缺乏社会公德,三是缺乏对低碳艺术作品的鉴别能力,四是监管不严。监管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则主要表现为立法缺失、执法缺位和司法不严。遏制网络剧诸多伦理失范现象的根本之策之一在于建构良好的生产伦理、传播伦理、消费伦理和监管伦理方面的伦理建构机制。在生产方面可以加强创作者的职业道德、加强网络剧伦理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加强创作者的美育教育、可以实行网络剧创作黑名单制,除此之外还需要强化对于网络剧在生产行为方面的监管。在传播方面,各大视频网站要加强社会责任感,对网络剧的传播要遵循娱乐适度的原则,网民也可以对其进行监督,此外还要将网络剧传播法制化。在消费方面要在全社会实行美育教育、公德教育和守法教育。在监管方面首先就要完善监管机制,其次可以实行网络剧分级制度,最后就是要填补立法空白,加大执法力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亚妮;;解析电影《教父》中的黑色主题与温情[J];电影文学;2015年20期

2 胡家玮;;当下网络剧创作的主流文化价值导向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7期

3 马立新;;高碳艺术精神损害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4 沈亚圆;;网络自制剧中“\L丝”形象文化批评——以《\L丝男士》为例[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5 马立新;;从德性到法性——当代数字艺术哲学研究的视野转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6 王yN;;《万万没想到》的“\L丝”式胜利[J];新闻世界;2014年07期

7 刘妍;;自制网络剧发展新趋势——以《万万没想到》为例[J];视听;2014年06期

8 马立新;;高碳网络文化的危害、成因与管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马立新;;自由情感美学与低碳美学论要[J];理论学刊;2014年01期

10 马立新;;论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J];理论学刊;201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蕾;张进进;;网络剧须走精品化之路[N];光明日报;2017年

2 李雒城;;行业剧不能只有“天才”在“耍帅”[N];文汇报;2016年

3 姜伯静;;网络剧离电视剧模式还有多远?[N];深圳商报;2015年

4 刘长欣;钟琳;吴玫婷;;网络剧不是影视界的“法外之地”[N];南方日报;2015年

5 朱秀霞;;网络自制剧,疯狂吸金莫逾底线[N];新华日报;2014年

6 曾庆瑞;;网络剧:电视媒体的克星?[N];光明日报;2014年

7 万青;孔祥凤;;网络剧:你的尺度谁来定?[N];人民政协报;2014年

8 张薇;;制作方准入门槛提高[N];光明日报;2014年

9 辛忠;;网络剧 满园春色?昙花一现?[N];光明日报;2011年

10 卢国强;张淼淼 ;黄艳;;中国网络剧:自娱自乐还是开创未来?[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允实(Yoonsil KO);从电视剧到网络剧—生产、消费方式的变化与新的“大众主体”[D];上海大学;2015年

2 韩丽娟;《礼记》中的礼乐教化美育思想与儒家审美人格的建构[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娟;网络“吐槽”现象分析[D];北京印刷学院;2017年

2 张晓婉;网络剧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3 张越;新媒体视角下的中国网络剧特征探析[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4 杨坤;以美育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党同桐;我国网络自制剧营销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6 屠沂星;影视艺术消费法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段雪琪;数字艺术监管法哲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一博;我国网络自制剧的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昕怡;亚文化视野下的《盗墓笔记》同人传播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刘子维;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网络自制剧传播策略与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87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787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