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私纪录片的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17:35
【摘要】:在世界纪录片版图里,私纪录片占据独特的地位,从创作者的观念表达到影片的制作技巧都有别于传统、主流的纪录片。在私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摄影机的方向发生了转变,使纪录片不再追求“墙上的苍蝇”的客观视角,而是凸显创作者的主观视角,摄影机开始对准自我或是亲朋好友,以介入并暴露自身的生活日常与精神世界,从而构建出私人领域,形成独特的价值。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崛起,每个人都拥有个人的话语平台,私人化、平民化的传播者可以自由地利用影像进行传播、分享,大众开始依赖网络媒介的传播来表达自我,甚至满足自我。人们可以轻易地运用技术介入私人生活,导致私纪录影像的泛滥和异化,其目的不再是为了认识自我,而是借助私密性的标签谋取利益。对于新媒体时代的私纪录片所面临的危机,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解决的方案。私纪录片的发展不是由技术起决定性因素,而是运用技术的人,当我们重新思考私纪录片的社会价值与影像价值时,可以回归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无论在任何时代人类都应有坚持认识自我、塑造自我的初衷,在健全的人格基础上关怀他人。所以,在新媒体的环境背景下,对私纪录片的价值进行研究,一方面能够对我国的私纪录片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为私纪录片创作者提供实践指导与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52
本文编号:2797375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9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卡尔·普兰廷加;李思雪;;数字技术与纪录片的未来[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范倍;;超越纪录:从他者的空间到对自我的探索[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年03期
3 保罗·亚瑟;孙红云;汪亦红;;影像的救赎:自我治疗纪录片[J];世界电影;2013年05期
4 詹·鲁比;孙红云;李瑾;;镜像:纪录电影与自我反射性[J];世界电影;2012年04期
5 陈冰雨;;私记录下的都市风景再现——以刘呐鸥20世纪30年代的纪录片为例[J];艺苑;2010年05期
6 那田尚史;李瑞华;;日本私纪录片的起源与现状[J];电影艺术;2007年03期
7 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张明;记录正在消失的文化(下)──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9 吴征;告别荒漠 新媒体与精神生态的重建[J];互联网周刊;2000年49期
本文编号:2797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79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