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类型和民族叙事语境下的韩国体育电影

发布时间:2020-09-01 13:18
   韩国体育电影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的拳击片《梦想已消失了》,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中,韩国共拍摄了约20部体育电影,选取的题材主要集中在拳击、棒球这两项人气运动上,但并未显现出体育电影的类型意识。1986年,由李昌镐执导的漫画改编棒球电影《李昌浩的恐怖外人球团》问世,掀起了为期两到三年的漫改体育电影风潮。然而,在短暂的繁荣之后,韩国体育电影就进入了长达十年的静默期。直到进入新世纪,金知云执导的《犯规王》(2000年)方才又开启了韩国体育电影复兴的十年。2000年至今,韩国体育电影类型化发展成果显著,不仅题材多元,其更是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叙事特点的类型范式。尽管汲取了好莱坞优秀体育电影的类型经验,但是2000年后的韩国体育电影始终坚持其独特的本土文化视点下的民族叙事。这一时期,韩国体育电影中大多表现出“LOSER情结”,让人在失败的感伤中体会虽败犹荣的心灵净化;并且通过“家庭重建”次情节,关注底层的小人物群像描摹和悲喜交加的喜剧元素等叙事策略的运用映射了经济危机、社会的不稳定、过剩的竞争结构等韩国当代民众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和韩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悲恨文化,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类型神话”。本文在类型和民族叙事的语境下讨论韩国体育电影,侧重于对2000年以后的韩国体育剧情电影叙事策略和伦理价值构建的梳理和分析。第一章梳理了体育电影的内在叙事和韩国体育电影的发展脉络。第二章分析了韩国体育电影所展现的本土伦理价值,及其与泛文本语境的历史关联。第三章则通过梳理韩国体育电影业已成熟的叙事策略,来讨论它是如何完成体育电影的民族叙事机制的。希望本文对韩国体育电影的研究能够对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学位单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典典;;基于《激战》分析当代中国体育电影的文化观念[J];青年文学家;2018年17期

2 朱勇;罗爱新;;体育文化视野下的影像纪录——改革开放30年中国体育电影变迁[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3 马梅玉;李志刚;;东亚体育电影的历史沿革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3年01期

4 李亦波;;当下我国体育电影的困境与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年01期

5 周传艺;;中国梦的影像建构——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体育电影为例[J];当代电影;2018年01期

6 王帅;;论新世纪以来的台湾体育电影[J];电影评介;2018年02期

7 刘思桐;;浅议体育电影中阐释的美学意义[J];戏剧之家;2018年10期

8 李川;;日本体育电影文化认同性分析[J];当代电影;2018年03期

9 李睿珂;;论体育电影在动作与人文方向的类型碰撞[J];电影评介;2017年01期

10 张茂泉;;“体育+”理念下中国体育电影的梳理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徐明明;;体育电影类型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冯伟;;民国体育电影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3 刘佳;;“斜目而视”体育电影,透过幻象看现实中的黑洞——以《梦幻之地》为例[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C];2015年

4 杨赫;杜友君;;传播学视域下体育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5 王庆福;;论中国体育电影的国家形象修辞[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6 王静;;奥林匹克文化在体育电影中的传播[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7 姜贺;;体育电影——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薛熠;;中国体育电影的历史、现状及问题分析[A];《西部体育研究》2010年第3期(总第119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助理 张斌;体育与信任[N];经济观察报;2015年

2 贺遐;呼唤更多国产体育电影[N];中国体育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李元浩;光影诠释的体育力量[N];工人日报;2017年

4 李婷 本报记者 杨琳;《摔跤吧!爸爸》火了[N];四川日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丁佳文;国产体育电影为什么很难叫好叫座[N];天津日报;2017年

6 潘恩;中国体育电影仍需负笈前行[N];中国体育报;2017年

7 刘昕彤;体育电影何去何从[N];中国体育报;2017年

8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 杨洪涛;体育大国为何难见体育电影[N];光明日报;2016年

9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国产体育电影出路在哪里?[N];深圳特区报;2016年

10 编剧 北京市政协委员 王浙滨 导演 王放放;体育电影不可忽视文化传承[N];中国体育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倪沫;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旖旎;类型和民族叙事语境下的韩国体育电影[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8年

2 金双燕;国外体育电影中女性主义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7年

3 陶思静;20世纪中国大陆体育电影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廖志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电影中运动员形象塑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5 张健;中美体育电影价值内涵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丽娜;建构与呈现——新中国体育电影文化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思月;我国体育影视价值取向的解读[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李磊;体育电影对体育本质的表达及其社会功能的靶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丹凤翔;新世纪中国大陆体育电影的文化阐释[D];河北大学;2016年

10 王木子;符号学视角下中美篮球电影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809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09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7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