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版《新丝绸之路》纪录片创作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11:14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对象,也成为境内外纪录片创作者的素材来源。其中日本一直对“丝绸之路”保持着较高的热情,日本放送协会(简称NHK)早在1979年就与中国中央电视台(简称CCTV)通力协作,投资摄制了纪录片《丝绸之路》。2005年两家电视台制播机构再次携手合作拍摄了两版大型系列纪录片《新丝绸之路》(中国段)。时隔26年双方选取同一主题“丝绸之路”,以及中国段上相同的地点进行拍摄,但最终呈现出清晰的迥异之处。CCTV版无论从立意、制作以及最后的播出效果来看,都代表着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的成熟面貌。NHK版播出时再次掀起了“丝绸之路”热潮。本文以两版纪录片为对象,运用纪录片理论和创作知识,以及影视叙事学、文化学等方法,对比分析两部系列纪录片中具有的创作特征与技法。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的是在不同的创作诉求下CCTV和NHK对同一主题的多维表达,一方面CCTV的过去时间取向展现出了丝路的历史,NHK的现在时间取向使其立足于对现实的描绘。另一方面CCTV和NHK不同的审美追求导致二者在运用镜头语言呈现丝路时体现出了差别,在纪实原则的基础上CCTV侧重呈现“美”,NHK侧重呈现“真”。第二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两版《新丝绸之路》对人物的选取塑造,一是两方创作者对人物的不同定位,表现在CCTV弱化主体性,人物让位于历史的叙述,NHK强化主体性,通过生动的小人物折射当下;二是人物表现方式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对人物面对矛盾冲突的处理,CCTV侧重对人物的静态呈现,NHK凸显冲突中的人物;另外CCTV和NHK分别表现出人物集体主义和集团意识的价值取向。三是双方媒体立场的影响,导致在塑造20世纪探险家这类人物形象时呈现出差异。第三章分析两版《新丝绸之路》创作技法的运用,从宏观的结构安排到微观的细节运用两方面进行剖析,CCTV版的叙事结构强调因果联动,而NHK围绕主题横向印染。在细节表达上CCTV是具民族性的,而NHK是以外民族的“他者”视角来看待“丝绸之路”(中国段),更强调纪录片本身的世界性,采取能平衡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策略。对两版纪录片进行比较,既有助于深入理解两者不同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纪录片类型的多样化,又能够为国产纪录片的创作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学位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第二节 《新丝绸之路》纪录片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新丝绸之路”主题下的多维表达
第一节 不同时间取向下展现“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实
一、CCTV力图呈现丝路历史的沧桑变迁
二、NHK立足于对现实的描绘
第二节 不同审美取向下“丝绸之路”的一体两面
一、CCTV侧重展现丝路的“美”
二、NHK侧重展现丝路的“真”
第二章 人物的差异塑造
第一节 主体性的弱化与强化:人物定位的不同
一、CCTV让位于历史叙述的人物
二、NHK折射当下的小人物
第二节 人物表现方式的差异
一、隐与显:人物矛盾冲突的不同表达
二、集体主义与集团意识:价值取向的不同
第三节 立场影响下相同人物的不同塑造
第三章 创作技法的差异
第一节 不同时空观下的结构安排
一、CCTV因果联动的故事架构
二、NHK“主题——并置”的空间结构
第二节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细节运用
一、CCTV挥不去的丝路记忆
二、NHK“他者视域”的表达
第四章 两版纪录片比较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跨文化环境下以他者审视自身
第二节 国内“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走向
一、立足本民族传统,加强交流与借鉴
二、坚持真实原则,采取多元发展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8445
【学位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5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第二节 《新丝绸之路》纪录片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新丝绸之路”主题下的多维表达
第一节 不同时间取向下展现“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实
一、CCTV力图呈现丝路历史的沧桑变迁
二、NHK立足于对现实的描绘
第二节 不同审美取向下“丝绸之路”的一体两面
一、CCTV侧重展现丝路的“美”
二、NHK侧重展现丝路的“真”
第二章 人物的差异塑造
第一节 主体性的弱化与强化:人物定位的不同
一、CCTV让位于历史叙述的人物
二、NHK折射当下的小人物
第二节 人物表现方式的差异
一、隐与显:人物矛盾冲突的不同表达
二、集体主义与集团意识:价值取向的不同
第三节 立场影响下相同人物的不同塑造
第三章 创作技法的差异
第一节 不同时空观下的结构安排
一、CCTV因果联动的故事架构
二、NHK“主题——并置”的空间结构
第二节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细节运用
一、CCTV挥不去的丝路记忆
二、NHK“他者视域”的表达
第四章 两版纪录片比较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跨文化环境下以他者审视自身
第二节 国内“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走向
一、立足本民族传统,加强交流与借鉴
二、坚持真实原则,采取多元发展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语洋;周星;;“一带一路”语境下“丝绸之路”电视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J];中国电视;2015年11期
2 邱鸿峰;;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技术化——对NHK全球化主题纪录片的话语分析[J];新闻界;2011年08期
3 蓝峰;;浅析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节奏[J];新闻窗;2011年05期
4 武新宏;;世界纪录理念在中国——比较视野下中国电视纪录片风格衍变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5 赵新利;;日本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J];青年记者;2009年28期
6 郑晓华;;当代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J];新闻世界;2009年09期
7 蔡之国;;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张同道;;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J];电视研究;2008年10期
9 顾宁;;NHK电视台中国节目评析[J];日本研究;2008年03期
10 黄昌林;;电视纪实性节目的叙事学批评[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2858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5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