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发展与观众接受研究
本文关键词:华语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发展与观众接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影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电影对我们所不了解的领域,具有介绍功能和帮助认知的功能。同时,伴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能够接受、也越来越需要多元的文化来充实生活,这也就为同性恋群体提供了一条让大众了解与认识他们的全新途径。电影通过展示同性恋群体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情感经历的方式,让大众通过观看同性恋电影,有可能改变以往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偏见和误解。根据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全世界的同性恋约占总人口的2%~4%;在中国,2014年,根据科学研究院的平均统计,我国的同性恋人数达7000万。从数据来看,不论是世界范围还是就我国来说,同性恋的人数在总人口数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同性恋的绝对人口数量却是可观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关注和了解同性恋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情感经历。同时,同性恋群体也需要一个平台和媒介,让大众对他们能够有深入认识与全面了解。然而,华语同性恋电影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中国大众对于华语同性恋电影的接受与认可程度还停留在很低的一个阶段。正如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所表示,期待视野是由传统或以前所掌握的作品构成的。中国大众由于受到异性恋观念、孝文化思想和对同性恋妖魔化理解的影响,对华语同性恋电影一直没有形成广泛的接受与认可,华语同性恋电影也一直处于小众、边缘化甚至地下的状态。本文从观众接受的角度入手,总结中国观众对以往华语同性恋电影的态度,试分析观众对同性恋可能存在的偏见和误解,并对其进行阐释说明,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内容、类型和传播方式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华语同性恋电影生存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华语同性恋电影 观众接受 电影传播 电影产业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6
- 1.研究意义8-10
- 2.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3.研究内容14-16
- 第一章 华语同性恋电影的发展状况16-22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的华语同性恋电影16-19
- 一、大陆九十年代的同性恋电影17
- 二、香港九十年代的同性恋电影17-18
- 三、台湾九十年代的同性恋电影18
- 四、两岸三地的同性恋电影普遍存在的问题18-19
- 第二节 2000年到2015年的华语同性恋电影19-22
- 一、两岸三地同性恋电影创作数量与质量的提升19-21
- 二、华语同性恋电影观众接受状态的固化和停滞21-22
- 第二章 华语同性恋电影的观众接受误区22-35
- 第一节 异性恋观念所造成的接受误区22-26
- 一、异性恋观念和生育观念造成的接受误区22-24
- 二、同性恋的性取向与生育观念辨析24-25
- 三、伦理学与哲学维度的思辨25-26
- 第二节 孝文化思想所造成的接受误区26-30
- 一、中国“孝”文化造成的思维误区27-28
- 二、中国“孝”文化的核心理念辨析28-30
- 第三节 传媒和舆论所造成的接受误区30-35
- 一、同性恋与艾滋病31-32
- 二、同性恋与犯罪32-35
- 第三章 华语同性恋电影的发展与接受趋势分析35-57
- 第一节 表现内容的发展与接受趋势分析37-45
- 一、《蓝宇》和《美少年之恋》中同性之间的真挚爱情37-39
- 二、《喜宴》和《海南鸡饭》中同性恋与传统思想的矛盾39-41
- 三、《自梳》和《刺青》中同性恋对感情的坚守与执着41-43
- 四、《春风沉醉的夜晚》和《蝴蝶》中同性恋的异性婚姻悲剧43-45
- 第二节 类型的发展与接受趋势分析45-52
- 一、文艺片45-47
- 二、喜剧片47-49
- 三、青春片49-50
- 四、戏曲片50-52
- 第三节 传播方式的发展与接受趋势分析52-57
- 一、大陆第一部同性恋电影《东宫西宫》52-53
- 二、全球百佳电影之一的《霸王别姬》53-54
- 三、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今年夏天》54
- 四、影响深远的同性恋电影《断背山》54-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8
- 致谢68-69
- 个人简介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咏;网络时代的电影与电影中的网络[J];电影艺术;2001年02期
2 鲍·瓦特逊,徐建生,李鸿祥;品位无可争辩:图利电影与电影理论的局限[J];世界电影;2001年02期
3 龙熙芳;电影诞生历险记[J];桌面出版与设计;2001年03期
4 王达成;数字电影[J];影像技术;2002年01期
5 陆孝修;非洲电影概况[J];当代电影;2003年04期
6 白木 ,子荫;电影史话:第一次活动照相[J];影视技术;2003年06期
7 崔斌箴;整体电影史观的兴起与评价[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陈栩翔;为什么我们需要数字电影[J];现代电视技术;2003年11期
9 崔斌箴;整体电影史观的兴起与评价[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陈栩翔;为什么我们需要数字电影[J];现代显示;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圣达;;电影在东南亚:发展、问题和前景[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丁亚平;;电影史的视界:方法与范式——兼谈人物志电影研究[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祁林;;景观电影之“景观”魅力探源[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海日寒;;新时期蒙古族电影的文化与艺术问题[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王准;;数字时代的电影特效创作[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7 施梅轻;陈冠平;李淑英;;农村16毫米电影中间片国产化研究[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8 孙绍谊;;新媒体与早期电影[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任庭义;;论电影与青年文化消费[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10 王婷;;论数字时代电影版权侵犯的内生救济——〈阿凡达〉带给电影产业的“潘多拉”[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褚慧 黄婉琪 本报记者 李湘萍;电影,原来也可以阅读[N];广西日报;2004年
2 赵军;聪明和不聪明的电影[N];中国电影报;2014年
3 谢其章;70年前曾有过的“电影杂志年”[N];光明日报;2004年
4 本报驻瑞典记者 刘仲华;瑞典 让电影发扬光大民族文化[N];人民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东;电影图书的“华丽转身”[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谢迪南;电影票房在上涨,电影图书呢[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7 钰添 编译;美电影图书的选题角度[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8 戴锦华;“学电影的孩子 告别讲义时代”[N];文汇报;2003年
9 记者 陈扬渲;浙江省电影有限公司挂牌成立[N];浙江日报;2005年
10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 童刚;继承百年电影传统 谱写新的电影篇章[N];中国电影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芳;中国主旋律影视剧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岩;试论电影空间叙事的构成[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3 段运冬;电影,作为隐喻的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李静;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_";基于认知符号架构下电影深层体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微;战争电影与国家认同[D];复旦大学;2009年
7 康尔;电影表述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8 孟岩;泰中动作电影比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9 王者凌;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抒;电影中的电影:元电影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佳育;电影的商业性对电影美术造型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静雯;心理分析视域下的电影观照[D];河北大学;2009年
4 谢丽佳;图片电影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燕燕;电影生产力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晓东;生态电影的人文思考[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年
7 洪启龙;“生活的发现”:从现实走向“极简”的银幕哲思[D];西南大学;2015年
8 邓延庆;李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罗婧婷;中国内地小妞电影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袁凌轩;中国续集电影创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华语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发展与观众接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8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