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生产研究 ——以山东卫视《五洲四海山东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15 00:27
人物类纪录片栏目以其特有的纪实视角展现着世代人的精神家园,传承着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当前我国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生产正处于上升期的关键节点,“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将电视纪录片栏目内容生产的发展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当中,因此,人物类纪录片栏目需要具备符合自身发展且相对独立的内容生产模式。本文以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生产作为研究对象,以山东卫视《五洲四海山东人》栏目为例,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笔者在栏目组的实习经历,对其内容生产的诸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力求探寻适合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生产的相关要素与一般规律,为未来相关栏目发展提供可靠的建议,促进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笔者将论文分为五部分,具体研究框架如下:绪论,主要论述本论文选题“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生产”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创新点,并采用文献分析法进行文献综述撰写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等基础性研究。第一章基于绪论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整合以及概念界定,分析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生产发展现状。首先,通过整合近十年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的相关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归纳出该类型栏目内容发展特点;其次,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受众...
【文章来源】: 宋汶倩 山东师范大学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2018年中国纪录片投入规模及增长趋势(图来自艾瑞咨询)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图2-3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审核流程(笔者整理)由图可知,在传统媒体平台上播出的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对于内容生产的流程审核相当严格,毕竟以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传播出的信息也必须是符合国家和政策标准,从这一方面来看,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所呈现出来的质量是有保障的。另一方面,基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人物类纪录片栏目主要依托于电视台,而电视台是每一个盛市最大的内容传播门户和政府交流平台,拥有大量公共资源的享用权和优先使用权,这同时也是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高质量的原因所在,对该类型的栏目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作为电视台的输出产品,已然证明了内容的准确性和人物的真实性这些政策上的优势是其他微人物类纪录片、新媒体纪录片可望不可即的,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人物类纪录栏目的地位,使得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更具有话语权。二、经济良好保障内容生产首先,从整体增长趋势上看,2019年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良好的经济增长为传统媒体的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加速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使得市场发展相对活跃;从行业发展上看,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人物类纪录片栏目的扶持力度,较为灵活地市场化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人物类纪录片栏目的商业空间,为其内容生产提供了其他必要的资金支持,使得人物类纪录片栏目的盈利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制作阶段来看,美国学者格雷戈里·古德尔的观点认为:“影片的内容生产制作基本经过以下五个阶段:资金筹备、拍摄前的准备、拍摄阶段、后期制作、发行和销售。”37其中,资金筹备是整个纪录片栏目内容生产制作的基础,经济发展、37[美]格雷戈里·古德尔《独立制片》.[M].北京:中国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二、受众不同改变内容呈现方式根据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截止2019年9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8.54亿,手机网络网民占比超过99%,这就意味着移动端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上网必不可少的主要使用方式(见图2-4)。图2-4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随着媒介融合步入“深水区”,受众的观影习惯从以往的电视大屏观影逐渐朝着移动端改变,这对以电视台为主的传统媒体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在传统媒体时期,受众观影通常会选择电视这种大屏幕的观影设备,而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变快以及移动端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优势,受众更喜欢注重碎片化进行阅读或者观看,这就使诸多受众观影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的受众开始放弃电视,转移到小屏幕,这也就意味着观影场景随时移动,受众随时可以观看自己想看的作品,基本不会受到传播载体的限制。人物类纪录片栏目通常是将电视台作为主要的传播渠道,但是也要考虑周围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状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考虑那些以电视为主的受众群体,又要给予那些移动端受众群体足够的重视。所以,客观的来讲,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生产发展现状随着呈现样态、呈现方式、时间也会由于媒介的不同而改变。
本文编号:2977850
【文章来源】: 宋汶倩 山东师范大学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2018年中国纪录片投入规模及增长趋势(图来自艾瑞咨询)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图2-3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审核流程(笔者整理)由图可知,在传统媒体平台上播出的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对于内容生产的流程审核相当严格,毕竟以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传播出的信息也必须是符合国家和政策标准,从这一方面来看,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所呈现出来的质量是有保障的。另一方面,基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人物类纪录片栏目主要依托于电视台,而电视台是每一个盛市最大的内容传播门户和政府交流平台,拥有大量公共资源的享用权和优先使用权,这同时也是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高质量的原因所在,对该类型的栏目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作为电视台的输出产品,已然证明了内容的准确性和人物的真实性这些政策上的优势是其他微人物类纪录片、新媒体纪录片可望不可即的,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人物类纪录栏目的地位,使得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更具有话语权。二、经济良好保障内容生产首先,从整体增长趋势上看,2019年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良好的经济增长为传统媒体的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加速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使得市场发展相对活跃;从行业发展上看,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人物类纪录片栏目的扶持力度,较为灵活地市场化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人物类纪录片栏目的商业空间,为其内容生产提供了其他必要的资金支持,使得人物类纪录片栏目的盈利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制作阶段来看,美国学者格雷戈里·古德尔的观点认为:“影片的内容生产制作基本经过以下五个阶段:资金筹备、拍摄前的准备、拍摄阶段、后期制作、发行和销售。”37其中,资金筹备是整个纪录片栏目内容生产制作的基础,经济发展、37[美]格雷戈里·古德尔《独立制片》.[M].北京:中国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二、受众不同改变内容呈现方式根据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截止2019年9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8.54亿,手机网络网民占比超过99%,这就意味着移动端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上网必不可少的主要使用方式(见图2-4)。图2-4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随着媒介融合步入“深水区”,受众的观影习惯从以往的电视大屏观影逐渐朝着移动端改变,这对以电视台为主的传统媒体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在传统媒体时期,受众观影通常会选择电视这种大屏幕的观影设备,而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变快以及移动端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优势,受众更喜欢注重碎片化进行阅读或者观看,这就使诸多受众观影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的受众开始放弃电视,转移到小屏幕,这也就意味着观影场景随时移动,受众随时可以观看自己想看的作品,基本不会受到传播载体的限制。人物类纪录片栏目通常是将电视台作为主要的传播渠道,但是也要考虑周围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状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考虑那些以电视为主的受众群体,又要给予那些移动端受众群体足够的重视。所以,客观的来讲,人物类纪录片栏目内容生产发展现状随着呈现样态、呈现方式、时间也会由于媒介的不同而改变。
本文编号:2977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97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