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tics of Audience”—Bazin’s Film Realism from the Perspec
发布时间:2021-01-29 08:48
安德烈·巴赞是最早被引进中国的电影理论家之一,他的美学主张深刻影响了中国第四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中国,巴赞的现实主义主张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主流当中被结构的,具备特殊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本文认为在当代法国理论家雅克·朗西埃的政治美学理论脉络当中重新考察巴赞理念的社会政治内涵,既呈现出巴赞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先后在北美和欧洲学界被大规模重访的文化背景,也立足当下,让巴赞美学的政治意涵更为清晰地呈现于中国的巴赞阐释史当中,同时,因朗西埃与巴赞拥有相似的主张:美学是实现大众解放的途径,从政治美学角度出发,朗西埃的观念可被视为是对巴赞政治理念的发展与理论化。本文认为,巴赞的电影现实主义概念可从三个层面理解:1,影像真实:巴赞对于影像真实的主张在辩证地借助和克服“木乃伊情结”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于朗西埃“影像的伦理体制”的超越,揭示了电影独特的艺术性;而从“索引性”的符号学视角和视知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知的巴赞,则遮蔽了他对于电影文化的基本主张,而保留了巴赞技术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2,心理真实:巴赞在分析商业电影特质的基础上,认为观众...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价值与研究现状
一、60年代至80年代——“革命现实主义”之下的“自然写实主义”
二、90年代——“新影像运动”与巴赞美学
三、新世纪的巴赞——理论化与技术主义的凸显
(一)、理论化与国际化的巴赞
(二)、反思“误读”与新理论的引进
(三)、政治美学视野下的巴赞
第二节 关键概念与理论方法
一、现实主义
二、感性的分配
三、审美体制
四、美学与政治
五、断裂
第一章 影像真实——“木乃伊情结”与“活动影像真实”
第一节 “摄影影像与被摄物的同一”——“图像索引性”提出的本体论方法..
第二节 影像真实感——心理学视阈下的巴赞美学
第三节 纪录片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第四节 影像真实美学对“木乃伊情结”的超越
一、影像的伦理体制
二、影像真实作为一种美学风格
第二章 心理真实——“再现”与“审美”
第一节 经典叙事批判与巴赞美学的积极意义
第二节 电影作为社会纪录——巴赞美学与电影再现机制
一、《每部电影都是社会纪录片》
二、一种能给与观众选择权的电影
第三节 电影的矛盾寓言
一、艺术的再现体制
二、电影的“再现”与“审美”
第三章 个人现实主义——“精英主义”与“平等”
第一节 巴赞的电影教育理念
一、缔造社会平等的大众艺术
二、电影作为个体反抗强权的途径
三、“平等”还是“精英主义”
第二节 审美体制与被解放的观众
一、朗西埃的审美体制
二、景观批判与观众的被动性
三、电影观众的解放——巴赞与朗西埃的共同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摄影的本质[J]. 汤姆·冈宁,马楚天,孙红云. 世界电影. 2018(05)
[2]数字技术时代“长镜头”的“反真实美学”特征[J]. 韩雪. 当代电影. 2017(05)
[3]再论巴赞的“完整电影”——本体论还是意向性?[J]. 王志钦. 电影艺术. 2015(03)
[4]自我解放:将生活当一首诗来写——雅克·朗西埃访谈录[J]. 陆兴华. 文艺研究. 2013(09)
[5]被解放的观众[J]. 雅克·朗西埃,张春艳.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02)
[6]电影写实美学的当代反思与“在地”诉求——“纪念安德烈·巴赞诞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理论笔记[J]. 聂伟,郭丽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7]理解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与纪实美学——是数字技术的挑战还是摄影技术的挑战?[J]. 王志敏,赵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8]中国电影真实观念与巴赞影响[J]. 胡克. 当代电影. 2008(04)
[9]安德烈·巴赞在中国:被言说与被消减[J]. 郝建. 当代电影. 2008(04)
[10]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第五代”比较[J]. 姚国强.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2(03)
博士论文
[1]感性分配的政治—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D]. 吕峰.华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06611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价值与研究现状
一、60年代至80年代——“革命现实主义”之下的“自然写实主义”
二、90年代——“新影像运动”与巴赞美学
三、新世纪的巴赞——理论化与技术主义的凸显
(一)、理论化与国际化的巴赞
(二)、反思“误读”与新理论的引进
(三)、政治美学视野下的巴赞
第二节 关键概念与理论方法
一、现实主义
二、感性的分配
三、审美体制
四、美学与政治
五、断裂
第一章 影像真实——“木乃伊情结”与“活动影像真实”
第一节 “摄影影像与被摄物的同一”——“图像索引性”提出的本体论方法..
第二节 影像真实感——心理学视阈下的巴赞美学
第三节 纪录片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第四节 影像真实美学对“木乃伊情结”的超越
一、影像的伦理体制
二、影像真实作为一种美学风格
第二章 心理真实——“再现”与“审美”
第一节 经典叙事批判与巴赞美学的积极意义
第二节 电影作为社会纪录——巴赞美学与电影再现机制
一、《每部电影都是社会纪录片》
二、一种能给与观众选择权的电影
第三节 电影的矛盾寓言
一、艺术的再现体制
二、电影的“再现”与“审美”
第三章 个人现实主义——“精英主义”与“平等”
第一节 巴赞的电影教育理念
一、缔造社会平等的大众艺术
二、电影作为个体反抗强权的途径
三、“平等”还是“精英主义”
第二节 审美体制与被解放的观众
一、朗西埃的审美体制
二、景观批判与观众的被动性
三、电影观众的解放——巴赞与朗西埃的共同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摄影的本质[J]. 汤姆·冈宁,马楚天,孙红云. 世界电影. 2018(05)
[2]数字技术时代“长镜头”的“反真实美学”特征[J]. 韩雪. 当代电影. 2017(05)
[3]再论巴赞的“完整电影”——本体论还是意向性?[J]. 王志钦. 电影艺术. 2015(03)
[4]自我解放:将生活当一首诗来写——雅克·朗西埃访谈录[J]. 陆兴华. 文艺研究. 2013(09)
[5]被解放的观众[J]. 雅克·朗西埃,张春艳.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1(02)
[6]电影写实美学的当代反思与“在地”诉求——“纪念安德烈·巴赞诞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理论笔记[J]. 聂伟,郭丽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7]理解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与纪实美学——是数字技术的挑战还是摄影技术的挑战?[J]. 王志敏,赵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8]中国电影真实观念与巴赞影响[J]. 胡克. 当代电影. 2008(04)
[9]安德烈·巴赞在中国:被言说与被消减[J]. 郝建. 当代电影. 2008(04)
[10]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第五代”比较[J]. 姚国强.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2(03)
博士论文
[1]感性分配的政治—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D]. 吕峰.华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06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0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