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娄烨电影的身份焦虑与创伤记忆
发布时间:2021-02-03 15:35
娄烨是独具显明电影风格标志的作者导演。其执导的电影作品具有恒定的叙事主题,即对现代转型中边缘人物的身份焦虑与创伤记忆的镜像呈现。他将镜头对准了飞速发展的时代,而电影中的人们却在时代里投入欲望、迷失自我、产生异化并最终走向了毁灭。其电影较为真实地呈现了人们因身份陷入不确定性而产生难以释放的焦虑感,深刻地揭示了创伤性记忆所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身份焦虑与创伤记忆的多重压力下,电影中的人们选择了暴力这种极端的反抗行为,并最终导致悲惨结局。
【文章来源】:电影文学. 2020,(1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关系迷乱下的身份焦虑
二、如影随形中的创伤记忆
三、暴力倾向下的极端反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J]. 王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2]自我、他者与身份焦虑——论澳大利亚新华人文学及其文化意义[J]. 钱超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0(04)
本文编号:3016749
【文章来源】:电影文学. 2020,(1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关系迷乱下的身份焦虑
二、如影随形中的创伤记忆
三、暴力倾向下的极端反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中的创伤心理和创伤记忆研究[J]. 王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2]自我、他者与身份焦虑——论澳大利亚新华人文学及其文化意义[J]. 钱超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0(04)
本文编号:3016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16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