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传承·记忆:新时期少数民族儿童纪录片的影像表达——以《我是中国的孩子》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0 09:29
  少数民族题材的影像记录是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而作为民族题材的儿童系列纪录片《我是中国的孩子》通过讲述各民族儿童的成长故事,更是实现了纪录片的社会功能。本文以其中一集《磊磊的烦恼》为研究对象,从该片的叙事模式、成长故事、视听表达、平等视角四个方面来做深入分析,探究新时期鄂伦春族儿童的影像表达,对观众理解纪录片蕴含的深层次意义有一定的启示。 

【文章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8)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叙事的模式激活文化记忆
二、成长的故事讲述文化传承
三、视听的表达再现儿童世界
四、平等的视角表达儿童的心声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纪录片《传承》第二季中少数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意境营造[J]. 朱旭辉,王淑贤.  当代电视. 2018(12)
[2]成人与儿童的平等对话——关于我国儿童纪录片创作的几点思考[J]. 杨晓丽.  电视研究. 2011(12)



本文编号:3027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27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4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