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变动社会里个人经验的再现与反思—贾樟柯电影历史内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01:18

  本文关键词:变动社会里个人经验的再现与反思—贾樟柯电影历史内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贾樟柯作为中国大陆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一直以写实著称,并一贯表现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变化的深刻关注。其作品致力于对改革背景下普通民众生活境况、人际关系、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诸多转变的再现,寄寓其对这些转变背后的社会、历史、制度及人性等深层原因和意义的反思与追问。他以“我不回避”为艺术原则,力求真实而深刻地再现自改革开放初期至当下的社会机制、时代风气的变迁中,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揭示诸多新时期中国的现实问题,包含深刻的历史内涵。与既有研究多侧重叙事特征、纪实风格、人道主义关怀等方面不同,本文试图运用文本细读法,结合影像与现实,着力探讨贾樟柯影像作品所蕴含关于新时期中国社会、历史、制度、人性等方面的真实描述与深沉思考。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以贾樟柯早期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为对象,探讨其如何借助对县城小人物的命运描绘,触摸改革早期的时代脉搏,剖析该时期复杂的社会现实状况,展现诸多个体的焦虑与迷惘,自由与困惑。第二章通过分析贾樟柯《世界》、《三峡好人》两部作品,探讨他如何将视线由故乡向外界转移,影像刻画离开家乡或失去家园的外地务工人员形象,展现他们的现实处境,反思随着改革深化出现的如国际产业链外移及世界劳动分工等问题对底层民众生活及身心的深刻影响;第三章重点分析贾樟柯颇引争议的近作《天注定》,由对人物宿命与“日常暴力”问题的考察切入,从资源二次分配、经济增长理论、异化劳动及灰色行业结构性存在等方面,分析暴力行为普遍化形成的深层原因,探讨贾樟柯历史与现实忧思的深化及其意义。
【关键词】:贾樟柯 电影 历史内涵 改革 命运 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一、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8-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三、研究思路11-12
  • 第一章 无根野草——“故乡三部曲”中的县城故事12-32
  • 第一节 《小武》:激烈动荡中的个体焦灼12-19
  • 第二节 《站台》:个人与时代的联结点19-25
  • 第三节 《任逍遥》:自由的悖论25-30
  • 一、《任逍遥》中个体的自由状况25-28
  • 二、自由的悖论28-30
  • 小结30-32
  • 第二章 乡关何处——贾樟柯视镜中的当代“流浪者”群像32-42
  • 第一节 《世界》:城市的包装者32-37
  • 第二节 《三峡好人》:即将消逝的的废都及漂流者37-41
  • 一、废都37-38
  • 二、漂流者38-41
  • 小结41-42
  • 第三章 宿命天定——《天注定》中个体的暴力体验42-55
  • 第一节 显性暴力中大海、小玉的宿命43-48
  • 一、画上虎或辕下马——大海43-46
  • 二、芭蕉丛中的蛇——小玉46-48
  • 第二节 隐性暴力中三儿、小辉的宿命48-53
  • 第三节 关于“天注定”53-54
  • 小结54-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2
  • 后记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个人的史诗——论贾樟柯电影对于时代的纪录[J];齐鲁艺苑;2005年04期

2 韩琛;;“电影民工”的“游民电影”——贾樟柯电影与底层中国[J];电影评介;2006年19期

3 李斌;;从小城到世界——浅论贾樟柯电影转变[J];当代电影;2006年05期

4 王宗峰;;人民美学与角落书写 作为文艺事件的贾樟柯电影[J];电影艺术;2007年05期

5 牟燕;;论贾樟柯电影的时空构建[J];才智;2008年04期

6 韩琛;;贾樟柯电影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杨佩芬;;贾樟柯电影特征探索[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9期

8 谢晓霞;;家的意象与转型期的中国——一种解读贾樟柯电影的方式[J];电影评介;2009年20期

9 王笑冬;;论贾樟柯电影中的“故乡”[J];电影文学;2009年06期

10 周华;;简论贾樟柯电影中的侠义情怀[J];新闻爱好者;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利;时代良知的影像表达[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城市转型演义:贾樟柯电影的空间解读[D];苏州大学;2013年

2 马丽莉;贾樟柯电影的接受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3 赵亦静;贾樟柯电影中的县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一菲;贾樟柯电影平民视角浅析[D];吉林艺术学院;2015年

5 刘江凤;贾樟柯电影的诗化建构[D];浙江大学;2011年

6 任明飞;纪实美学 底层关怀[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许聪;变动社会里个人经验的再现与反思—贾樟柯电影历史内涵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

8 白晶晋;论贾樟柯电影的诗意表现性[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9 赵焕;论贾樟柯电影的美学追求[D];扬州大学;2009年

10 卢兆旭;贾樟柯电影的符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变动社会里个人经验的再现与反思—贾樟柯电影历史内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4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1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