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电影:产业回归理性,艺术质量提升
发布时间:2021-02-25 10:22
2019年度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回归理性,艺术思维又回到了电影创作的本体,艺术质量得以提升。国产主流大片中,主旋律电影升级而成的"新主流大片",以类型创新、用小切口进行国家话语叙述和主流价值观的深度诠释获得创新性,而其他商业大片则因类型元素营造和叙事的匮乏,艺术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中低成本影片总体方阵逐渐扩大,延续写实精神、表达出观众的情感体验,以作者性来寻求思辨价值和人文价值,追求独特性与大众审美并重等成为其主要创新呈现。但此类影片中,悬疑、喜剧类型的创作也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杜江在电影《烈火英雄》中饰演消防员(来源于网络)
以现实精神、写实特色与观众建立共通的情感体验,在2019年的青春片中有着最为明显的体现。《最好的我们》《我的青春都是你》《过春天》《少年的你》等为其中的代表之作;此外,还有《老师好》《银河补习班》等探讨教育问题的影片,与前述作品同属一类。这些电影打破了惯有的青春片的创作思维模式,不再仅仅停留在对青春的回忆上,不再进行纯粹的理想化的青春表达,也不再消费青春,而是在突出主流价值观传递的基础上直面现实,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年轻人的青春生活,反思社会问题。如《少年的你》探讨了多个问题,如原生家庭问题和社会生存问题,也涉及了当下中国人非常关心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特别是直面校园霸凌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全民议题”不但使观众在观影的同时完成了和创作者共通的情感体验,更使得文本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了人们寻找现实答案的参照点和依托点,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思辨性。其他写实题材的文艺片和艺术片,也具有这样的情感体验性和共同性。《地久天长》对30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进行了深邃而细致的表达,而其表达路径又是对个体的人物的表现——讲述了一对中国普通夫妻的人生故事。这种表达体现了创作者对个体命运的殷切关注,为现实题材影片注入深切的人文关怀,并走进生活深处,让观众具有相通的情感体验。《只有芸知道》亦是关注现实中个人的命运,让观众走进人物独特的心灵世界,从而表现人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和体验。《送我上青云》展现了当下女性的境遇,以新的视角切入时代病症,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体验感。《受益人》描绘了网络女主播、单亲爸爸等小人物的真实悲苦,具有较强的当下性和代入感。《红花绿叶》《过春天》《过昭关》以及纪录电影《四个春天》《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等影片亦是现实题材,既有生活的质感,又对底层民众情感有着真挚的表达,在平凡中蕴含着动人力量,凸显了人性的温暖与善良。
2019年的中国电影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在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开幕式上,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电影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正处于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时期的中国电影指明了发展方向,增添了信心。不可否认,2019年国产电影的这种转型表现得尤为凸显,艺术质量提升的诉求,推动着其产业和美学两个层面的发展。在产业层面,全年创下了642.66亿元的国内城市影院票房纪录[1],其中最为显著的亮点,是国产片对进口片票房实现了全面超越;在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中,国产片占据八席[2]。从2002年中国电影产业化以来,这种强势姿态首次出现。这不但表明了中国观众对国产片有着越来越强的认可度,更彰显了国产影片的艺术质量在2019年度再次实现飞跃。此外,在“行业规范”的语境下,由资本运作代替艺术生产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得到遏制,艺术本体重回电影创作。在美学层面,由主旋律电影升级而成的“新主流大片”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契机,成为国产电影实现美学创新的主体。以现实题材为主的青春片和其他文艺片、艺术片,不断取得美学进步的动画片等商业类型片都有尚佳的表现,共同形成了国产电影的多元化格局。但处于重要转型时期的2019年度中国电影,也不免遭遇头部效应严重、常规类型创新性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引起业界、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进而对中国电影的转型发展进行新的调整。一、产业的理性回归助推创作质量的提升
本文编号:3050829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杜江在电影《烈火英雄》中饰演消防员(来源于网络)
以现实精神、写实特色与观众建立共通的情感体验,在2019年的青春片中有着最为明显的体现。《最好的我们》《我的青春都是你》《过春天》《少年的你》等为其中的代表之作;此外,还有《老师好》《银河补习班》等探讨教育问题的影片,与前述作品同属一类。这些电影打破了惯有的青春片的创作思维模式,不再仅仅停留在对青春的回忆上,不再进行纯粹的理想化的青春表达,也不再消费青春,而是在突出主流价值观传递的基础上直面现实,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年轻人的青春生活,反思社会问题。如《少年的你》探讨了多个问题,如原生家庭问题和社会生存问题,也涉及了当下中国人非常关心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特别是直面校园霸凌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全民议题”不但使观众在观影的同时完成了和创作者共通的情感体验,更使得文本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了人们寻找现实答案的参照点和依托点,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思辨性。其他写实题材的文艺片和艺术片,也具有这样的情感体验性和共同性。《地久天长》对30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进行了深邃而细致的表达,而其表达路径又是对个体的人物的表现——讲述了一对中国普通夫妻的人生故事。这种表达体现了创作者对个体命运的殷切关注,为现实题材影片注入深切的人文关怀,并走进生活深处,让观众具有相通的情感体验。《只有芸知道》亦是关注现实中个人的命运,让观众走进人物独特的心灵世界,从而表现人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和体验。《送我上青云》展现了当下女性的境遇,以新的视角切入时代病症,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体验感。《受益人》描绘了网络女主播、单亲爸爸等小人物的真实悲苦,具有较强的当下性和代入感。《红花绿叶》《过春天》《过昭关》以及纪录电影《四个春天》《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等影片亦是现实题材,既有生活的质感,又对底层民众情感有着真挚的表达,在平凡中蕴含着动人力量,凸显了人性的温暖与善良。
2019年的中国电影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在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开幕式上,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电影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正处于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时期的中国电影指明了发展方向,增添了信心。不可否认,2019年国产电影的这种转型表现得尤为凸显,艺术质量提升的诉求,推动着其产业和美学两个层面的发展。在产业层面,全年创下了642.66亿元的国内城市影院票房纪录[1],其中最为显著的亮点,是国产片对进口片票房实现了全面超越;在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中,国产片占据八席[2]。从2002年中国电影产业化以来,这种强势姿态首次出现。这不但表明了中国观众对国产片有着越来越强的认可度,更彰显了国产影片的艺术质量在2019年度再次实现飞跃。此外,在“行业规范”的语境下,由资本运作代替艺术生产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得到遏制,艺术本体重回电影创作。在美学层面,由主旋律电影升级而成的“新主流大片”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契机,成为国产电影实现美学创新的主体。以现实题材为主的青春片和其他文艺片、艺术片,不断取得美学进步的动画片等商业类型片都有尚佳的表现,共同形成了国产电影的多元化格局。但处于重要转型时期的2019年度中国电影,也不免遭遇头部效应严重、常规类型创新性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引起业界、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进而对中国电影的转型发展进行新的调整。一、产业的理性回归助推创作质量的提升
本文编号:3050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5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