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电影”的文化肌理初探——以《番薯浇米》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02 09:44
2020年初上映的《番薯浇米》作为中国首部"闽南电影",让闽南语电影这种方言电影的表现形式重回中国大陆,实现了地缘上的闽南和语言上的闽南的统一。同时,影片还致力于还原闽南海乡这一在全球化和消费化的语境下被遮蔽的电影空间。而更为深刻的是,影片展现了留守乡村的孤寡女性的生存现状,并追溯了前现代的乡村生活方式对其的影响。在建构了乡土世界的主体性的同时,揭示了其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现代历史之间的裂隙。
【文章来源】: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4(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闽南语电影的“回归之旅”
二、闽南海乡的复现
三、“番薯浇米”:一种前现代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感性”电影:中国电影旧理性的钝化与新感性的激发[J]. 颜纯钧.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8)
[2]闽南语电影考源[J]. 黄德泉. 当代电影. 2012(09)
[3]香港厦语电影的兴衰与题材的流变[J]. 吴君玉. 电影艺术. 2012(04)
[4]另类空间[J]. M.福柯,王喆法. 世界哲学. 2006(06)
[5]回望百年乡村镜像[J]. 凌燕. 电影艺术. 2005(02)
本文编号:3059049
【文章来源】: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4(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闽南语电影的“回归之旅”
二、闽南海乡的复现
三、“番薯浇米”:一种前现代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感性”电影:中国电影旧理性的钝化与新感性的激发[J]. 颜纯钧.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8)
[2]闽南语电影考源[J]. 黄德泉. 当代电影. 2012(09)
[3]香港厦语电影的兴衰与题材的流变[J]. 吴君玉. 电影艺术. 2012(04)
[4]另类空间[J]. M.福柯,王喆法. 世界哲学. 2006(06)
[5]回望百年乡村镜像[J]. 凌燕. 电影艺术. 2005(02)
本文编号:3059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5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