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数字时代中国电影研究的主要趋势与拓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1-03-11 21:30
  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全球化与数字文化时代里,技术革命、媒介创新与数字资本主义等不断引发有关电影自身的终结焦虑和学科之间的跨界会通,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电影研究特别是当下中国电影研究的思维转向和范式转换;故此可期待通过改变电影话语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以学说争鸣、学派倡导与学群养成等方式达成学术者主体诉求。思维转向、范式转换与学术转型,也便成为数字时代中国电影研究的主要趋势与拓展路径。 

【文章来源】:电影艺术.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终结焦虑与电影研究的思维转向
跨界会通与中国电影研究的范式转变
主体诉求与中国电影研究的学术转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中国电影史研究主体性争论的再思考[J]. 檀秋文.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05)
[2]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民族主体性建构[J]. 贾磊磊.  电影艺术. 2019(05)
[3]数字媒体时代的巴赞电影理论[J]. 徐立虹.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9(03)
[4]建构“中国电影史学派”刍议[J]. 檀秋文.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9(02)
[5]EEG神经电影学探究与VR视觉研究方案[J]. 杨群,田丰,候晓菲,褚灵伟.  电子测量技术. 2019(02)
[6]从“中国电影”到“中国学派”:一种基于电影实践层面的探讨[J]. 陈晓云,王之若.  艺术百家. 2018(05)
[7]海派电影传统与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J]. 周斌.  电影新作. 2018(04)
[8]电影院里的“非人”——重思“电影之死”与“人之死”[J]. 吴冠军.  文艺研究. 2018(08)
[9]近年来神经电影学发展新探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电影理论创新[J]. 杨歆迪,王宜文.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8(04)
[10]后电影作为一种感知结构——后电影理论述评与反思[J]. 王苑媛.  电影艺术. 2018(04)



本文编号:3077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77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9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