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至2018年国产藏地纪录片叙事探究
发布时间:2021-03-13 20:23
电影、电视技术让世界以影像形式呈现在人类眼前,更快和更直观的特性使其迅速在媒介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纪录片以其真实性和纪实性,一直被视为是记录现实资料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影像载体。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利用现实素材和纪实画面讲述真实的故事,这离不开纪录片自身的叙事方式。叙事让观众与片中故事和人物产生共鸣,心境和思想也随着情节的推进而起伏,这使得纪录片中的人文思想真正传达到大众心中。2010年以后,我国藏地纪录片摄制数量在逐年增长,这个阶段的国产藏地纪录片呈现出选题多样、拍摄质量逐步提高的特点。叙事技巧和叙事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国内纪录片导演在探索如何讲好藏地故事。本文从纪录片叙事角度入手,以文本分析和影视叙事学为主要方法,对2010年至2018年初播出的国产藏地纪录片叙事进行梳理。本文有五个部分:绪论,梳理纪录片叙事学研究现状,包括影视叙事学与纪录片叙事学的区别及其研究和在藏地纪录片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和成果;第一章,藏地纪录片叙事发展状况,梳理藏地纪录片的国内外发展历程以及2010年后国产藏地纪录片的现状;第二章,通过文本分析对2010年后国产藏地纪录片叙事框架、叙事视角和叙事风格...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藏微记录》第一集部分画面
为《香巴拉深处》藏族少女眼睛画面)(图2-5为《香巴拉深处》嘉绒女儿节画面)
为《极地》藏香制作画面)(图2-3为《进藏》天葬画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文化纪录片的叙事风格——以《舌尖上的中国1》为例[J]. 陈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2]纪录片《第三极》中的“虚”与“实”析略[J]. 崔兴中.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7(05)
[3]从故事化到去故事化——以《喜马拉雅天梯》为例浅论纪录片美学风格多元化发展[J]. 杨慧,雷建军,王家琦. 中国电视. 2017(05)
[4]秘境·幻影·政治:西藏形象建构的轨迹与逻辑——基于对西方藏地纪录片的考察[J]. 罗锋,李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3)
[5]《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拍小型纪录片成网红[J]. 张雅. 黄金时代. 2017(01)
[6]国族化、景观化、民族化——国产西藏电影叙事的身份想象[J]. 向宇. 电影新作. 2016(05)
[7]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研究[J]. 王富祥. 中国报业. 2016(18)
[8]近年来西藏题材纪录片的创新发展[J]. 倪祥保,缪言. 电影评介. 2016(06)
[9]《喜马拉雅天梯》[J]. 雷建军,尹鸿,张同道,何苏六,付梦然,陈露薇. 当代电影. 2015(12)
[10]4K超高清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创作纪实[J]. 孙琳. 影视制作. 2015(11)
博士论文
[1]民族影像与现代化加冕礼[D]. 王华.复旦大学 2010
[2]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唐晨光.南开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他者想象与文化认同:外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马丽.兰州大学 2017
[2]真实与表现: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影像表达研究[D]. 王晶宇.兰州大学 2016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藏地纪录片中多重话语与西藏形象建构研究[D]. 井海荣.长春理工大学 2016
[4]张以庆纪录片《幼儿园》文本解读[D]. 窦钰萱.兰州大学 2015
[5]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D]. 何莹莹.山东师范大学 2015
[6]新时期以来西藏纪录片叙事探析[D]. 李嘉懿.兰州大学 2014
[7]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 翟星.云南师范大学 2013
[8]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D]. 马志强.兰州大学 2013
[9]藏族题材纪录片中的文化再现研究[D]. 李安娜.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0]中国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变迁研究[D]. 尹幸颖.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80854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藏微记录》第一集部分画面
为《香巴拉深处》藏族少女眼睛画面)(图2-5为《香巴拉深处》嘉绒女儿节画面)
为《极地》藏香制作画面)(图2-3为《进藏》天葬画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文化纪录片的叙事风格——以《舌尖上的中国1》为例[J]. 陈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2]纪录片《第三极》中的“虚”与“实”析略[J]. 崔兴中.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7(05)
[3]从故事化到去故事化——以《喜马拉雅天梯》为例浅论纪录片美学风格多元化发展[J]. 杨慧,雷建军,王家琦. 中国电视. 2017(05)
[4]秘境·幻影·政治:西藏形象建构的轨迹与逻辑——基于对西方藏地纪录片的考察[J]. 罗锋,李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3)
[5]《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拍小型纪录片成网红[J]. 张雅. 黄金时代. 2017(01)
[6]国族化、景观化、民族化——国产西藏电影叙事的身份想象[J]. 向宇. 电影新作. 2016(05)
[7]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手法研究[J]. 王富祥. 中国报业. 2016(18)
[8]近年来西藏题材纪录片的创新发展[J]. 倪祥保,缪言. 电影评介. 2016(06)
[9]《喜马拉雅天梯》[J]. 雷建军,尹鸿,张同道,何苏六,付梦然,陈露薇. 当代电影. 2015(12)
[10]4K超高清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创作纪实[J]. 孙琳. 影视制作. 2015(11)
博士论文
[1]民族影像与现代化加冕礼[D]. 王华.复旦大学 2010
[2]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唐晨光.南开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他者想象与文化认同:外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马丽.兰州大学 2017
[2]真实与表现: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影像表达研究[D]. 王晶宇.兰州大学 2016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藏地纪录片中多重话语与西藏形象建构研究[D]. 井海荣.长春理工大学 2016
[4]张以庆纪录片《幼儿园》文本解读[D]. 窦钰萱.兰州大学 2015
[5]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D]. 何莹莹.山东师范大学 2015
[6]新时期以来西藏纪录片叙事探析[D]. 李嘉懿.兰州大学 2014
[7]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 翟星.云南师范大学 2013
[8]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D]. 马志强.兰州大学 2013
[9]藏族题材纪录片中的文化再现研究[D]. 李安娜.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0]中国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变迁研究[D]. 尹幸颖.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80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80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