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者的历史书写——日本“二战”电影媒介记忆主体批判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0 16:07
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其相对偏重的历史记忆和历史叙述框架。当代日本"二战"电影所构建的历史总体上偏向于"大和魂"的塑造,缺乏对其作为战争加害者罪行的反省。随着史鉴者逐一离世,加上战争本身的庞大性和复杂性,日本"二战"电影在战争记忆主体性上呈现巨大流变,虚无主义、表达娱乐化沉渣泛起,战争记忆迄今为止未取得历史共识和社会共识。以日本"二战"电影记忆建构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如何面对战败、如何纪念亡人、如何叙述战败来探索日本"二战"电影的"现实性政治诉求""慰魂式情感认同""遮耻化历史表述"等日本战败者独特的历史书写方式,通过"昭和怀旧"的文化想象及"美化历史"的银幕生产,制造出"影像伪史"来转译"二战"历史,拟造战争合法性。这种对"二战"时日本犯下的滔天罪行"非忏悔化"的历史反思,是对全球政治秩序与"二战"记忆重建的严峻挑战,对此应予以关注与批判。
【文章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缘起:“后真相时代”战败者如何书写历史
二、“现实性”政治诉求——战败者如何面对战败
(一)否认近代侵略史和“自虐史观”
(二)转移焦点,伪饰战争的“话语装置”
(三)对战争“无主体”的有限反思
三、“慰魂式”情感认同——战败者如何纪念亡人
(一)重返历史现场
(二)记忆代际传播
四、“遮耻化”历史表述——战败者如何叙述战败
(一)“昭和怀旧”的文化想象
(二)美化历史的银幕生产
五、结语:对日本“二战”电影“非忏悔化”的反思
本文编号:3109774
【文章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缘起:“后真相时代”战败者如何书写历史
二、“现实性”政治诉求——战败者如何面对战败
(一)否认近代侵略史和“自虐史观”
(二)转移焦点,伪饰战争的“话语装置”
(三)对战争“无主体”的有限反思
三、“慰魂式”情感认同——战败者如何纪念亡人
(一)重返历史现场
(二)记忆代际传播
四、“遮耻化”历史表述——战败者如何叙述战败
(一)“昭和怀旧”的文化想象
(二)美化历史的银幕生产
五、结语:对日本“二战”电影“非忏悔化”的反思
本文编号:3109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0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