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纪录片《运行中国》中国形象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09:54
  随着中国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外都持续关注着中国形象。良好的国家形象根植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和提升,依赖于媒体的塑造和传播。纪录片被认为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和生动再现,因而成为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有力途径。近年来,与其它国家合拍纪录片成为传播中国形象的新尝试,中国与美国合作拍摄的纪录片《运行中国》也引起了较大反响。《运行中国》由美国探索频道和中国五洲传播中心合作拍摄。2015年第一季通过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等国内电视台播出,到达亚太地区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凤凰、腾讯、优酷等新媒体平台播出,在网络平台的点击量超过3000万次。微博上“运行中国”话题阅读量近1000万,2.3万讨论量,被认为是可以与电影、电视剧热度相当的纪录片。12018年《运行中国》第二季播出,通过探索频道各地区电视网陆续在全球播出,并同时在国内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播出。本研究将以《运行中国》为例,借鉴学者臧国仁的“框架三层次分析法”,运用文本分析法探讨纪录片《运行中国》是运用怎样的框架建构中国形象的?建构了怎样的中国形象?希望能丰富纪录片的研究,对我国在国际传...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纪录片《运行中国》中国形象建构研究


经济主题组图

纪录片,中国制造,主题,射电望远镜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纪录片《运行中国》中国形象建构研究24风尚。图2-2东方明珠组图2.1.2科技主题框架纪录片中大量介绍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当下的中国已经不是只会复制他人创新成果并将之批量化生产的国家了,“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这种转变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通过梳理与这一叙事主题相关的片段发现,科技与创新这一主题几乎在每集都有谈及和描述,其中《科技与创新》和《网络连世界》几乎全集聚焦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创新转变。《科技与创新》一集,从探访平塘射电望远镜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到亲自感受微信这一改变中国人线上线下沟通的应用APP,再到在深圳这片土地上为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而不断努力的年轻一代,中国的科技创新技术正在推动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网络连世界》一集中,主持人从体验中国的虚拟现实技术,到采访中国电商平台发展和百世快递公司,再到亲眼见证智能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医学领域和农业领域等的应用,深入了解和展示了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产业融合新业态。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创新发展给中国面貌带来了翻天巨变,因此科技叙事的主要作用是展现中国科技硬实力的日趋强大,探索中国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动力。图2-3科技主题组图2.1.3关注全球性知识中美合拍纪录片《运行中国》在关注中国经济、科技硬实力的同时,还从国

主题,纪录片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纪录片《运行中国》中国形象建构研究24风尚。图2-2东方明珠组图2.1.2科技主题框架纪录片中大量介绍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当下的中国已经不是只会复制他人创新成果并将之批量化生产的国家了,“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这种转变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通过梳理与这一叙事主题相关的片段发现,科技与创新这一主题几乎在每集都有谈及和描述,其中《科技与创新》和《网络连世界》几乎全集聚焦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创新转变。《科技与创新》一集,从探访平塘射电望远镜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到亲自感受微信这一改变中国人线上线下沟通的应用APP,再到在深圳这片土地上为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而不断努力的年轻一代,中国的科技创新技术正在推动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网络连世界》一集中,主持人从体验中国的虚拟现实技术,到采访中国电商平台发展和百世快递公司,再到亲眼见证智能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医学领域和农业领域等的应用,深入了解和展示了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产业融合新业态。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创新发展给中国面貌带来了翻天巨变,因此科技叙事的主要作用是展现中国科技硬实力的日趋强大,探索中国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动力。图2-3科技主题组图2.1.3关注全球性知识中美合拍纪录片《运行中国》在关注中国经济、科技硬实力的同时,还从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探析[J]. 彭又新.  中国电视. 2019(12)
[2]国际合拍纪录片创作主体跨文化对话的问题与对策[J]. 韩岳.  传媒. 2019(20)
[3]“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观念误区与应对之道[J]. 陈一.  中国电视. 2019(10)
[4]“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共筑未来》的大国形象塑造[J]. 张步中,季思岑.  电视研究. 2019(10)
[5]从《风味人间》看国产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J]. 范波.  中国电视. 2019(09)
[6]纪录片国际传播中“他者叙事”的跨学科思考[J]. 王庆福,张红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09)
[7]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以纪录片《奇迹》的音乐创作和运用为例[J]. 武丹宁.  电视研究. 2019(09)
[8]“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以小见大”创作手法剖析[J]. 杨阳,江虹.  当代电视. 2019(09)
[9]真实、立体、全面: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 王润珏,胡正荣.  出版发行研究. 2019(08)
[10]“看”中国:作为“他者”的国家形象建构——基于Facebook“中国文化”系列短片的文本分析[J]. 沈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博士论文
[1]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1949-1976)[D]. 杨晟.暨南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录片画面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孙秀婷.山东师范大学 2019
[2]基于文化传播视角的《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D]. 吴虚.江西财经大学 2019
[3]纪录片《风味人间》叙事研究[D]. 王君睿.西北大学 2019
[4]西方的“凝视”:美英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演变[D]. 张兢.安徽大学 2019
[5]在真实与偏见之间[D]. 宣莉.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
[6]国际传播中的“他者叙事”策略研究[D]. 赵树金.辽宁大学 2019
[7]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叙事学分析[D]. 石莉.西南大学 2019
[8]框架理论视域下CCTV-4《中国新闻》栏目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D]. 杨璐.东北师范大学 2018
[9]文化差异中的“他者叙事”[D]. 杨国鹏.辽宁大学 2018
[10]BBC中国题材纪录片中国形象建构研究[D]. 唐姝.中央民族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35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35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3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