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的主旋律电影传播——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21 04:04
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破31亿,由电影引发的讨论俨然已形成了一次现象级传播热潮。究其根本,电影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其背后所体现的新闻传播原理密不可分。电影文本用符号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形象;电影上映前期的系列宣传活动巧用ELM模型和光环效应为电影造势,社交平台的营销作用同样不容小觑;导演巧妙处理电影信息,将其用作政治传播,恰逢国庆节,让传播具有了"仪式感",引发受众的"传播狂欢";最后,公众自愿被媒体设置议程,两者形成同频共振,共同构建了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形象。
【文章来源】:新闻文化建设. 2020,(0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文本建构,符号化的爱国情感表达
二、策略传播,巧妙化的传播理论应用
(一)宣传策略
(二)传播策略
三、效果显现,高效化的国家形象建构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闻365》:以互联网思维做好新闻策划与议程设置[J]. 宋涛. 当代电视. 2017(10)
本文编号:3151019
【文章来源】:新闻文化建设. 2020,(0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文本建构,符号化的爱国情感表达
二、策略传播,巧妙化的传播理论应用
(一)宣传策略
(二)传播策略
三、效果显现,高效化的国家形象建构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闻365》:以互联网思维做好新闻策划与议程设置[J]. 宋涛. 当代电视. 2017(10)
本文编号:3151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5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