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片意识形态隐性化表达——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26 01:25
2019年为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和《中国机长》作为献礼片和主旋律影片在市场上受到空前的积极肯定。本文将从叙事策略的突破和宁浩的"草根文化"与意识形态表达方式融合对其进行创新等几个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2020,(18)
【文章页数】:1 页
【文章目录】:
一、以平民英雄置换高大英雄
二、以生活温情接替宏大叙事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庆献礼片60年巡礼(1949~2009)[J]. 钟大丰. 电影艺术. 2009(05)
[2]本文的策略:电影叙事研究[J]. 戴锦华. 电影艺术. 1994(01)
硕士论文
[1]草根文化视野下宁浩影视剧作品研究[D]. 胡帆.山东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60463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2020,(18)
【文章页数】:1 页
【文章目录】:
一、以平民英雄置换高大英雄
二、以生活温情接替宏大叙事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庆献礼片60年巡礼(1949~2009)[J]. 钟大丰. 电影艺术. 2009(05)
[2]本文的策略:电影叙事研究[J]. 戴锦华. 电影艺术. 1994(01)
硕士论文
[1]草根文化视野下宁浩影视剧作品研究[D]. 胡帆.山东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60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60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