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消费文化视域下冯小刚电影的“身份”表征谱系——以《只有芸知道》《芳华》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26 18:21
  冯小刚电影内蕴着时代文化的社会变迁,类型塑造的自反性尝试,同时,在其电影语言的影像化表征系统背后也渗透出流变而恒常的"身份"谱系意义建构策略。本文将主要从身份流变的叩问、主体性的再生产以及自我定位的迷思三个方面深入探究消费文化视域观照下,冯小刚电影的意义表征谱系呈现路径。 

【文章来源】:今古文创. 2020,(28)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身份流变的叩问:男性话语置换性别修辞
    (一)角色身份的流变——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二)女性意识的被涤荡——男性话语权威消解性别修辞
二、主体性的再生产:怀旧情绪置换历史谱系
    (一)男性主体性的再生产——身份移变中的互文运作
    (二)女性身份的被建构——隐喻符号与怀旧精神
三、自我定位的迷思:美图逻辑下的文化消费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性别修辞与历史话语:海外华文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J]. 叶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09)
[2]从小说到电影:《芳华》是怎样炼成的——兼论大众文化生产的秘密[J]. 赵勇.  文艺研究. 2019(03)
[3]显影于历史并执念于和解——《芳华》与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症候[J]. 李道新.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8(01)
[4]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 刘霓.  国外社会科学. 2001(06)



本文编号:3161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61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e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