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电影史视阈下石挥表导演艺术论
发布时间:2021-05-16 23:12
近几年来,“石挥研究”随着史料的不断发现逐渐成为学术热点。石挥作为中国影剧史上特立独行、才华横溢的天才,不寻常的人生境遇催化了他在艺术上的成长,私营体制下“明星制”和“类型化”的创作环境给予石挥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动力,而在特殊历史语境下,主流审美与话语空间的嬗变让石挥在银幕内外的身影都颇显落寞,但他仍以一种主动转型和向往的新姿态在创作上寻求身份的接纳和认同。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石挥在话剧和电影领域的理论性成果进行梳理,重新阐释得出石挥的表演艺术理论具有“视觉形象化,听觉诗意化”的特点。基于石挥研究的学术空白,本文在重写电影史视阈下重构石挥研究的路径,以电影史观变迁和电影史新论对“石挥研究”的重构为核心研究对象,将“重构”中发现的新问题来探究石挥艺术价值形成与传播的深层原因。第二章题为“从早期中国电影人才的成长看石挥表导演艺术气质形成的基础”,总结出石挥在电影艺术上的成熟与成功离不开少时的苦难经历和剧团多年的磨砺,这些成为他走向上海的资本前提,以此窥探出鲜活的生命体验下影人的心态变化与艺术创造的关系。第三章的写作中笔者借助史料和影像文本,尝试从早期中国电影产业流变与石挥电影创作...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石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1 作为“话剧皇帝”的“石挥研究”
1.1.1 石挥话剧生涯:现代中国话剧艺术实践的杰出代表
1.1.2 石挥的话剧表演理论:话剧艺术“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典范
1.2 作为电影史现象的“石挥研究”
1.2.1 成功跨界:“由根起”是理论支撑
1.2.2 “中国范式”的表演美学:视觉形象化和听觉诗意化
1.3 “重写电影史”语境的建构与“石挥研究”的路径重构
1.3.1 “重写电影史”的学术史意义:焕新“个案”丰富叙述
1.3.2 “石挥研究”的路径重构:人才成长—产业流变—语境迁徙
第2章 从早期中国电影人才的成长看石挥表导演艺术气质形成的基础
2. 1少年时的苦难
2.1.1 成长环境孕育艺术才能
2.1.2 坎坷经历奠定艺术气质
2.2 剧团时期的磨砺
2.2.1 “北剧”初露锋芒:1935-1940
2.2.2 “苦干”走向成熟:1941-1946
第3章 从早期中国电影的产业化看石挥表导演艺术观念形成的动力
3.1 明星制与石挥
3.1.1 “石派祖师”形成消费景观
3.1.2 摒弃“明星制”的派生弊端
3.2 “类型化”与石挥
3.2.1 “类型”策略守护创作自由
3.2.2 主动出击创制“类型”经典
第4章 从早期中国电影的社会学语境看石挥表导演艺术风格形成的制约
4.1 语境与意义
4.1.1 文化偏移——“边缘化”的创作
4.1.2 个体主义的“精神流亡”
4.1.3 语境冲突:石挥的辉煌与悲哀
4.2 娱乐与教化
4.2.1 叙事文本的建构:银幕内外的形象互塑
4.2.2 叙事话语的嬗变
4.3 “惯性”与改造:
4.3.1 银幕内外的落寞身影
4.3.2 《鸡毛信》:从娃娃抓起的主旋律电影
4.3.3 《天仙配》:戏曲题材的创新
4.3.4 《雾海夜航》:消逝的背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喜剧巨匠、殉道者、平民主义者——电影批评史视域下石挥的三副面孔[J]. 程洁. 艺苑. 2019(05)
[2]“话剧皇帝”的诞生——石挥出演《秋海棠》前后的三篇佚文考释[J]. 朱超亚. 创作评谭. 2019(04)
[3]40年代“自费电影”研究[J]. 李镇. 当代电影. 2019(06)
[4]石挥佚文:《<日出>为什么要演第三幕》[J]. 黄莹. 新文学史料. 2019(02)
[5]新发现石挥话剧佚文五则辨析——新编3卷本《石挥谈艺录》补遗[J]. 朱超亚. 戏剧文学. 2019(03)
[6]“中国的哥格兰”:石挥表演创作启示录[J]. 王鑫. 电影评介. 2019(05)
[7]影人年谱与中国电影史研究[J]. 李道新. 当代电影. 2019(01)
[8]新世纪以来石挥研究述评[J]. 彭俊颖,沈鲁.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10)
[9]从热情到方法:话剧初创期专业化追求对演出水平的提升[J]. 徐煜. 民族艺术研究. 2018(03)
[10]新中国成立前后 上海私营电影制片业的萧条与新生[J]. 朱超亚.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03)
博士论文
[1]外国电影表演对中国电影表演的影响研究[D]. 李鉴鹏.上海戏剧学院 2019
[2]“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D]. 陈新阳.吉林大学 2018
[3]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D]. 焦仕刚.厦门大学 2017
[4]改造与重塑—建国后留沪老上海电影人研究(1949-1966)[D]. 鲜佳.上海大学 2016
[5]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07-1949)[D]. 张晓欧.上海戏剧学院 2015
[6]从都市景观到革命呈现[D]. 黄望莉.上海大学 2009
[7]上海电影传统的分化与裂变(1945-1965)[D]. 刘宇清.上海大学 2007
[8]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D]. 吕双燕.上海戏剧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新中国初期私营电影研究[D]. 钱春莲.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2001
本文编号:3190587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石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1 作为“话剧皇帝”的“石挥研究”
1.1.1 石挥话剧生涯:现代中国话剧艺术实践的杰出代表
1.1.2 石挥的话剧表演理论:话剧艺术“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典范
1.2 作为电影史现象的“石挥研究”
1.2.1 成功跨界:“由根起”是理论支撑
1.2.2 “中国范式”的表演美学:视觉形象化和听觉诗意化
1.3 “重写电影史”语境的建构与“石挥研究”的路径重构
1.3.1 “重写电影史”的学术史意义:焕新“个案”丰富叙述
1.3.2 “石挥研究”的路径重构:人才成长—产业流变—语境迁徙
第2章 从早期中国电影人才的成长看石挥表导演艺术气质形成的基础
2. 1少年时的苦难
2.1.1 成长环境孕育艺术才能
2.1.2 坎坷经历奠定艺术气质
2.2 剧团时期的磨砺
2.2.1 “北剧”初露锋芒:1935-1940
2.2.2 “苦干”走向成熟:1941-1946
第3章 从早期中国电影的产业化看石挥表导演艺术观念形成的动力
3.1 明星制与石挥
3.1.1 “石派祖师”形成消费景观
3.1.2 摒弃“明星制”的派生弊端
3.2 “类型化”与石挥
3.2.1 “类型”策略守护创作自由
3.2.2 主动出击创制“类型”经典
第4章 从早期中国电影的社会学语境看石挥表导演艺术风格形成的制约
4.1 语境与意义
4.1.1 文化偏移——“边缘化”的创作
4.1.2 个体主义的“精神流亡”
4.1.3 语境冲突:石挥的辉煌与悲哀
4.2 娱乐与教化
4.2.1 叙事文本的建构:银幕内外的形象互塑
4.2.2 叙事话语的嬗变
4.3 “惯性”与改造:
4.3.1 银幕内外的落寞身影
4.3.2 《鸡毛信》:从娃娃抓起的主旋律电影
4.3.3 《天仙配》:戏曲题材的创新
4.3.4 《雾海夜航》:消逝的背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喜剧巨匠、殉道者、平民主义者——电影批评史视域下石挥的三副面孔[J]. 程洁. 艺苑. 2019(05)
[2]“话剧皇帝”的诞生——石挥出演《秋海棠》前后的三篇佚文考释[J]. 朱超亚. 创作评谭. 2019(04)
[3]40年代“自费电影”研究[J]. 李镇. 当代电影. 2019(06)
[4]石挥佚文:《<日出>为什么要演第三幕》[J]. 黄莹. 新文学史料. 2019(02)
[5]新发现石挥话剧佚文五则辨析——新编3卷本《石挥谈艺录》补遗[J]. 朱超亚. 戏剧文学. 2019(03)
[6]“中国的哥格兰”:石挥表演创作启示录[J]. 王鑫. 电影评介. 2019(05)
[7]影人年谱与中国电影史研究[J]. 李道新. 当代电影. 2019(01)
[8]新世纪以来石挥研究述评[J]. 彭俊颖,沈鲁.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10)
[9]从热情到方法:话剧初创期专业化追求对演出水平的提升[J]. 徐煜. 民族艺术研究. 2018(03)
[10]新中国成立前后 上海私营电影制片业的萧条与新生[J]. 朱超亚.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03)
博士论文
[1]外国电影表演对中国电影表演的影响研究[D]. 李鉴鹏.上海戏剧学院 2019
[2]“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D]. 陈新阳.吉林大学 2018
[3]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D]. 焦仕刚.厦门大学 2017
[4]改造与重塑—建国后留沪老上海电影人研究(1949-1966)[D]. 鲜佳.上海大学 2016
[5]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07-1949)[D]. 张晓欧.上海戏剧学院 2015
[6]从都市景观到革命呈现[D]. 黄望莉.上海大学 2009
[7]上海电影传统的分化与裂变(1945-1965)[D]. 刘宇清.上海大学 2007
[8]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D]. 吕双燕.上海戏剧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新中国初期私营电影研究[D]. 钱春莲.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2001
本文编号:3190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9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