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社会·主体:《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及其媒介隐喻
发布时间:2021-05-17 00:47
《楚门的世界》因其丰富的符号隐喻、新颖的创作题材以及深刻的社会思考,成为反映媒介社会关系的经典影视作品,同时也因为奇幻精巧的符号体系及其意义凸显而成为影视符号分析的典型文本。《楚门的世界》运用了大量的影像符号,构建了一个奇特而极富想象力的影像世界。同时,对媒介社会的生动呈现和深刻反思,又使影视文本具有了超越电影本身的传播价值,因而凸显了影像符号文本研究的典型性。本文基于影视符号学相关理论,对《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认为《楚门的世界》的影像符号体系奇幻多彩、丰富深刻,表现为人物符号、场景符号、色彩符号和音乐符号的杂糅。符号体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在实现叙事功能的同时,对影视文本产生独特而又丰富的意义延伸。具体而言,人物符号中,楚门是被媒介所包裹的社会主体;克里斯托佛影射操纵主体生活的媒介权力;美露代表着无处不在的媒介消费;塞尔维亚指向在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中残存的真实和自由;场景符号中,桃源岛是美好的生活,也是媒介构建的拟态世界;斐济岛代表脱离媒介之外的客观真实;“镜头”是无形中被赋予权力的媒介操控和监视;色彩符号中,黄色渲染了媒介拟建的温暖假象;蓝色代表了楚门追...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理论概述
第一节 影视符号学理论
第二节 媒介社会学理论
第二章 《楚门的世界》的影像符号体系: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 《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体系
一、《楚门的世界》影视文本典型性
二、《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系统性
第二节 人物符号
一、楚门:社会主体
二、克里斯托佛:媒介权力
三、美露:媒介消费
四、塞尔维亚:真实自由
五、其他人物:帮凶与偷窥
第三节 场景符号
一、桃源岛:拟态环境
二、斐济岛:真实世界
三、镜头:媒介监控
第四节 色彩符号
一、黄色:拟建的温暖假象
二、蓝色:追求真相的冷静
三、黑色:逃离掌控的未知
第五节 音乐符号
一、明快的钢琴曲:渲染背景
二、舒缓的背景乐:烘托氛围
三、强烈的节奏感:凸显矛盾
第三章 《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的媒介隐喻:矛盾与冲突
第一节 “看”与“被看”:媒介投射与主体构建
一、“看”:全民娱乐至死
二、“被看”:空间界限消弥
第二节 “监视”与“出逃”:媒介操控与自我救赎
一、“监视”:权力操控
二、“出逃”:自我救赎
第三节 真实与虚假:镜像与现实
一、镜像叙事:拟态现实和镜像编码
二、现实叙事:客观真实与符号解码
第四章 《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的媒介控制:规训与削弱
一、拟态环境环境化
二、个体主体性弱化
第五章 启示:媒介、社会与主体的平衡
一、媒介与社会:涵化隐忧
二、媒介与主体:空间宰制
三、主体与社会:疏离异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楚门的世界》的视觉表现研究[J]. 万陆洋. 电影文学. 2018(06)
[2]自由中的不自由——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分析电影《楚门的世界》[J]. 杨芙蓉.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01)
[3]《楚门的世界》的多重隐喻解读[J]. 孙潇. 视听. 2017(03)
[4]从《楚门的世界》看一个被媒体强控的社会[J]. 何恺宇. 大众文艺. 2017(03)
[5]《楚门的世界》的符号世界[J]. 王馥. 电影评介. 2015(20)
[6]《楚门的世界》的后现代性思想再解读[J]. 任非飞. 电影文学. 2015(18)
[7]从电影《楚门的世界》看现代传媒对人的影响[J]. 刘洁. 鸡西大学学报. 2014(12)
[8]后现代电影中的技术之思与空间转向——《黑客帝国》与《楚门的世界》之个案比较[J]. 周淑红. 艺苑. 2014(05)
[9]《楚门的世界》:主题、叙事与人物[J]. 费小琴. 电影文学. 2014(14)
[10]论《楚门的世界》的三重“观看”[J]. 郝强. 电影文学. 2014(07)
博士论文
[1]社会转型与媒介的社会控制[D]. 余丽丽.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真人秀在电影中的运用研究[D]. 杜臣弘宇.西北师范大学 2015
[2]视觉文化传播时代观众身份的嬗变[D]. 魏葳.南京艺术学院 2014
[3]手机的隐喻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手机媒介[D]. 曹澍.中国美术学院 2012
[4]媒介·文化·产业:三维视野中的手机短信研究[D]. 孙志逾.山东大学 2011
[5]新闻媒介构建拟态环境之分析[D]. 韦金艳.暨南大学 2008
[6]电视媒介拟环境传播的社会影响[D]. 奚琳琳.吉林大学 2007
[7]大众传播中人的异化问题[D]. 景剑锋.内蒙古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90735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理论概述
第一节 影视符号学理论
第二节 媒介社会学理论
第二章 《楚门的世界》的影像符号体系: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 《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体系
一、《楚门的世界》影视文本典型性
二、《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系统性
第二节 人物符号
一、楚门:社会主体
二、克里斯托佛:媒介权力
三、美露:媒介消费
四、塞尔维亚:真实自由
五、其他人物:帮凶与偷窥
第三节 场景符号
一、桃源岛:拟态环境
二、斐济岛:真实世界
三、镜头:媒介监控
第四节 色彩符号
一、黄色:拟建的温暖假象
二、蓝色:追求真相的冷静
三、黑色:逃离掌控的未知
第五节 音乐符号
一、明快的钢琴曲:渲染背景
二、舒缓的背景乐:烘托氛围
三、强烈的节奏感:凸显矛盾
第三章 《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的媒介隐喻:矛盾与冲突
第一节 “看”与“被看”:媒介投射与主体构建
一、“看”:全民娱乐至死
二、“被看”:空间界限消弥
第二节 “监视”与“出逃”:媒介操控与自我救赎
一、“监视”:权力操控
二、“出逃”:自我救赎
第三节 真实与虚假:镜像与现实
一、镜像叙事:拟态现实和镜像编码
二、现实叙事:客观真实与符号解码
第四章 《楚门的世界》影像符号的媒介控制:规训与削弱
一、拟态环境环境化
二、个体主体性弱化
第五章 启示:媒介、社会与主体的平衡
一、媒介与社会:涵化隐忧
二、媒介与主体:空间宰制
三、主体与社会:疏离异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楚门的世界》的视觉表现研究[J]. 万陆洋. 电影文学. 2018(06)
[2]自由中的不自由——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分析电影《楚门的世界》[J]. 杨芙蓉.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01)
[3]《楚门的世界》的多重隐喻解读[J]. 孙潇. 视听. 2017(03)
[4]从《楚门的世界》看一个被媒体强控的社会[J]. 何恺宇. 大众文艺. 2017(03)
[5]《楚门的世界》的符号世界[J]. 王馥. 电影评介. 2015(20)
[6]《楚门的世界》的后现代性思想再解读[J]. 任非飞. 电影文学. 2015(18)
[7]从电影《楚门的世界》看现代传媒对人的影响[J]. 刘洁. 鸡西大学学报. 2014(12)
[8]后现代电影中的技术之思与空间转向——《黑客帝国》与《楚门的世界》之个案比较[J]. 周淑红. 艺苑. 2014(05)
[9]《楚门的世界》:主题、叙事与人物[J]. 费小琴. 电影文学. 2014(14)
[10]论《楚门的世界》的三重“观看”[J]. 郝强. 电影文学. 2014(07)
博士论文
[1]社会转型与媒介的社会控制[D]. 余丽丽.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真人秀在电影中的运用研究[D]. 杜臣弘宇.西北师范大学 2015
[2]视觉文化传播时代观众身份的嬗变[D]. 魏葳.南京艺术学院 2014
[3]手机的隐喻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手机媒介[D]. 曹澍.中国美术学院 2012
[4]媒介·文化·产业:三维视野中的手机短信研究[D]. 孙志逾.山东大学 2011
[5]新闻媒介构建拟态环境之分析[D]. 韦金艳.暨南大学 2008
[6]电视媒介拟环境传播的社会影响[D]. 奚琳琳.吉林大学 2007
[7]大众传播中人的异化问题[D]. 景剑锋.内蒙古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90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9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