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与重构 ——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1984-1997)
发布时间:2021-05-19 17:34
香港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其电影中异彩纷呈的女性群像/男性群像/酷儿群像使香港电影的性别书写独树一帜,并影响了华语电影的创作。本文细致考察1984至1997十四年间,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样貌,分析其中涉及的文化转型与社会演进。不难发现,香港电影的性别书写经历了“‘他’性表演”(20世纪50年代初-1971)、“雄性发声”(1971-1984)、“多元性别形貌”(1984-1997)的历史变迁,电影文本常将男女两性的身份塑造问题化,以展露香港电影与性别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其性别景观以颠覆传统性别的书写为表征,看似以突出现代女性/同性恋/双性恋的自主觉醒为内核,但作品最终流露的仍然是女性和酷儿等弱者对男性父权的归附。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既是现实的再现,也是社会政治文化的产品,同时具有建构文化身份的功能。本文以此为脉络,分四章论述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1984-1997),试图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核和时代变迁。第一章,梳理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历史脉络。第二章,分别从两性性相、两性气质、两性关系、酷儿书写的角度出发,论述这一时期香港性别书写的多元形貌及内核,总结香港电影在性别形象塑造上的港式...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性别视域下的香港电影导演研究
二、性别视角下的香港电影类型研究
三、外围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20 世纪50 年代初-1971:“他”性表演
第二节 1971-1984:雄性发声
第三节 1984-1997:多元的性别形貌
第二章 多元颠覆——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表征(1984-1997)
第一节 两性性相颠覆:喜剧性与文化性
一、喜剧符号:男生女相
二、文化符号:女生男相
第二节 两性气质颠覆:反英雄化与反传统化
一、反英雄式“小男人”
二、反传统式“女汉子”
第三节 两性关系颠覆:群体话语重置
一、男性同性社群:从个体存在到集体表述
二、姐妹同性社群:从自主觉醒到自我赋权
第四节 酷儿书写颠覆:在地化与奇观化
一、游离的男同性恋
二、无声的女同性恋
三、奇观的双性恋/跨性别恋
第三章 重构父权——香港电影性别政治的文化内涵(1984-1997)
第一节 文化寻根:中学为体兼西学为用的双重文化建构
一、中学为体:以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学为底蕴
二、西学为用: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本土语义的再生产
第二节 身份重构:失语者与边缘者的身份寻求
一、失语者:酷儿失落与身份认同
二、边缘者:底层失落与父权建构
第三节 重构男权:大女人与小男人的性别错置
一、大女人:以消解女性强化男性话语权
二、小男人:以喜剧符码重构男权
第四章 消解性别——香港电影性别政治的迷思(1984-1997)
第一节 香港电影性别书写存在的问题:新瓶装旧酒
一、类型过度:消费后继乏力
二、欲望凝视:消解女性价值
第二节 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启示:非主流的主流化
一、价值融合:双性同体的奇观化与在地化
二、意识生成:华语电影新时代女性启示录
结语:性别——香港电影的另类建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权的返魅:论香港后新浪潮电影的转向[J]. 付晓. 电影文学. 2018(13)
[2]1980年代香港喜剧电影的性别叙事与文化想象 以“新艺城”电影为例[J]. 叶航.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7(04)
[3]粤影星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粤剧与粤剧电影[J]. 龚艳,余志为. 当代电影. 2016(07)
[4]香港情色电影的发展历程探析[J]. 金正阳. 青春岁月. 2015(23)
[5]“身份危机”在前“九七”香港喜剧电影中的呈现[J]. 张则元.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2(03)
[6]物欲对心灵的全面扫荡——从三部成都当代城市长篇小说看其欲望叙事[J]. 付清泉,郭霁. 当代文坛. 2011(03)
[7]喜剧·动作·黑社会 20世纪80年代香港城市电影三原色[J]. 许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8(05)
[8]明星变迁:李小龙的身体,或者跨区(国)身躯中的华人男性气质[J]. 裴开瑞,刘宇清. 文艺研究. 2007(01)
[9]清代女性弹词中女扮男装现象论析[J]. 盛志梅. 南开学报. 2004(03)
[10]华语同志电影 飘摇在不伦与绚丽之间[J]. 凌洁. 观察与思考. 2004(Z1)
博士论文
[1]香港电影表演文化研究(1978-1997)[D]. 王培雷.上海戏剧学院 2016
[2]城市空间的书写、身份认同的困惑与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D]. 马楠楠.上海大学 2014
[3]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D]. 邵雯艳.苏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米利特《性政治》中的女权主义思想解读[D]. 张偿倩.延安大学 2019
[2]邵氏黄梅调电影研究[D]. 杜鹃.上海师范大学 2019
[3]塞吉维克酷儿理论研究[D]. 张楚.南京大学 2017
[4]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研究[D]. 向盼盼.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流变与融合:1970-2015年香港电影文化身份的研究[D]. 肖闱.重庆大学 2016
[6]华语女同性恋电影中的身体表征[D]. 王译彬.华东理工大学 2013
[7]从空间叙事看香港新浪潮电影中女性形象建构[D]. 王磊.陕西师范大学 2012
[8]《性的政治》研究[D]. 项婷婷.西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96164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性别视域下的香港电影导演研究
二、性别视角下的香港电影类型研究
三、外围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20 世纪50 年代初-1971:“他”性表演
第二节 1971-1984:雄性发声
第三节 1984-1997:多元的性别形貌
第二章 多元颠覆——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表征(1984-1997)
第一节 两性性相颠覆:喜剧性与文化性
一、喜剧符号:男生女相
二、文化符号:女生男相
第二节 两性气质颠覆:反英雄化与反传统化
一、反英雄式“小男人”
二、反传统式“女汉子”
第三节 两性关系颠覆:群体话语重置
一、男性同性社群:从个体存在到集体表述
二、姐妹同性社群:从自主觉醒到自我赋权
第四节 酷儿书写颠覆:在地化与奇观化
一、游离的男同性恋
二、无声的女同性恋
三、奇观的双性恋/跨性别恋
第三章 重构父权——香港电影性别政治的文化内涵(1984-1997)
第一节 文化寻根:中学为体兼西学为用的双重文化建构
一、中学为体:以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学为底蕴
二、西学为用: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本土语义的再生产
第二节 身份重构:失语者与边缘者的身份寻求
一、失语者:酷儿失落与身份认同
二、边缘者:底层失落与父权建构
第三节 重构男权:大女人与小男人的性别错置
一、大女人:以消解女性强化男性话语权
二、小男人:以喜剧符码重构男权
第四章 消解性别——香港电影性别政治的迷思(1984-1997)
第一节 香港电影性别书写存在的问题:新瓶装旧酒
一、类型过度:消费后继乏力
二、欲望凝视:消解女性价值
第二节 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启示:非主流的主流化
一、价值融合:双性同体的奇观化与在地化
二、意识生成:华语电影新时代女性启示录
结语:性别——香港电影的另类建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权的返魅:论香港后新浪潮电影的转向[J]. 付晓. 电影文学. 2018(13)
[2]1980年代香港喜剧电影的性别叙事与文化想象 以“新艺城”电影为例[J]. 叶航.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7(04)
[3]粤影星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粤剧与粤剧电影[J]. 龚艳,余志为. 当代电影. 2016(07)
[4]香港情色电影的发展历程探析[J]. 金正阳. 青春岁月. 2015(23)
[5]“身份危机”在前“九七”香港喜剧电影中的呈现[J]. 张则元.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2(03)
[6]物欲对心灵的全面扫荡——从三部成都当代城市长篇小说看其欲望叙事[J]. 付清泉,郭霁. 当代文坛. 2011(03)
[7]喜剧·动作·黑社会 20世纪80年代香港城市电影三原色[J]. 许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8(05)
[8]明星变迁:李小龙的身体,或者跨区(国)身躯中的华人男性气质[J]. 裴开瑞,刘宇清. 文艺研究. 2007(01)
[9]清代女性弹词中女扮男装现象论析[J]. 盛志梅. 南开学报. 2004(03)
[10]华语同志电影 飘摇在不伦与绚丽之间[J]. 凌洁. 观察与思考. 2004(Z1)
博士论文
[1]香港电影表演文化研究(1978-1997)[D]. 王培雷.上海戏剧学院 2016
[2]城市空间的书写、身份认同的困惑与女性意识的独特表达[D]. 马楠楠.上海大学 2014
[3]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D]. 邵雯艳.苏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米利特《性政治》中的女权主义思想解读[D]. 张偿倩.延安大学 2019
[2]邵氏黄梅调电影研究[D]. 杜鹃.上海师范大学 2019
[3]塞吉维克酷儿理论研究[D]. 张楚.南京大学 2017
[4]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研究[D]. 向盼盼.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流变与融合:1970-2015年香港电影文化身份的研究[D]. 肖闱.重庆大学 2016
[6]华语女同性恋电影中的身体表征[D]. 王译彬.华东理工大学 2013
[7]从空间叙事看香港新浪潮电影中女性形象建构[D]. 王磊.陕西师范大学 2012
[8]《性的政治》研究[D]. 项婷婷.西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96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96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