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BS《超级中国》看外国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塑造
发布时间:2021-10-20 02:04
在国际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塑造倍受各国重视,它体现着一个国家的风貌,也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当今,新媒体已经在人类社会根深叶茂,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其中,纪录片以其独有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承载着重要的使命。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外国涉华纪录片进行框架分析、内容分析,得出外国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方法,进一步探究影响“他塑”形象的因素,最终回归如何更好地进行国家形象“自塑”。论文共五个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基础等,旨在理清论文的整个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纪录片做了一个概述,包括纪录片双重属性、纪录片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外国涉华纪录片中中国形象的演变,以及中国形象纪录片“热”的原因。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框架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对纪录片案例的主旨展现、叙事方法、话语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完整地展示了一部外国涉华纪录片是如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中国形象进行建构的。论文第三章对外国纪录片对中国形象塑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于国际信息传播与交流“市场”中的“壁垒”以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通常是导致“他塑”形...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超级中国》第3集
《超级中国》第3集
《超级中国》第 3 集 图 2.2 《超级中国》第 3 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意识形态、权力与媒介议题的生成与扩散——基于“中国梦”报道的分析[J]. 阳雨秋. 领导科学. 2017(05)
[2]国家形象的研究新视角——批判性话语分析[J]. 余劲草,楚军,张扬.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05)
[3]文化多样性与对外传播的差异化战略[J]. 张昆,陈雅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04)
[4]从文化支撑到民族认同和国家形象传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寿司之神》的比较[J]. 戴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07)
[5]“大国责任”幌子下的“捧杀”——“中国责任论”的战略观察[J]. 杨玉玲,黄忠,崔萱.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4(03)
[6]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孔子学院功能研究[J]. 陈培爱,沈蓓蓓. 新闻春秋. 2013(04)
[7]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运用[J]. 闫宏. 科技传播. 2013(01)
[8]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的基本形态与性质分析[J]. 王郅强. 学习与探索. 2012(07)
[9]中西媒体“三鹿奶粉”事件报道框架及意识形态性[J]. 陈新勇,张红霞.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01)
[10]从NHK《激流中国》看“异国监督”与中国媒体责任[J]. 赵新利. 声屏世界. 2008(05)
硕士论文
[1]探析韩国纪录片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 邹晨雅.西南大学 2016
[2]《中国国家形象—角度篇》和《列国图志:中国》的影视话语比较研究[D]. 王乐双.兰州大学 2016
[3]他者之眼:NHK纪录片中国镜像呈现与思考[D]. 王琇婷.安徽大学 2015
[4]NHK涉华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研究[D]. 王敏.山东大学 2014
[5]2000年后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申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3
[6]偏见与双重偏见[D]. 江哲.华中师范大学 2013
[7]当代影像镜头语言研究[D]. 傅晓姣.北京交通大学 2012
[8]《人民日报》与香港《大公报》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比较研究[D]. 张岸晴.湖南师范大学 2012
[9]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D]. 刘丹.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6033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超级中国》第3集
《超级中国》第3集
《超级中国》第 3 集 图 2.2 《超级中国》第 3 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意识形态、权力与媒介议题的生成与扩散——基于“中国梦”报道的分析[J]. 阳雨秋. 领导科学. 2017(05)
[2]国家形象的研究新视角——批判性话语分析[J]. 余劲草,楚军,张扬.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05)
[3]文化多样性与对外传播的差异化战略[J]. 张昆,陈雅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04)
[4]从文化支撑到民族认同和国家形象传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寿司之神》的比较[J]. 戴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07)
[5]“大国责任”幌子下的“捧杀”——“中国责任论”的战略观察[J]. 杨玉玲,黄忠,崔萱.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4(03)
[6]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孔子学院功能研究[J]. 陈培爱,沈蓓蓓. 新闻春秋. 2013(04)
[7]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运用[J]. 闫宏. 科技传播. 2013(01)
[8]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的基本形态与性质分析[J]. 王郅强. 学习与探索. 2012(07)
[9]中西媒体“三鹿奶粉”事件报道框架及意识形态性[J]. 陈新勇,张红霞.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01)
[10]从NHK《激流中国》看“异国监督”与中国媒体责任[J]. 赵新利. 声屏世界. 2008(05)
硕士论文
[1]探析韩国纪录片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 邹晨雅.西南大学 2016
[2]《中国国家形象—角度篇》和《列国图志:中国》的影视话语比较研究[D]. 王乐双.兰州大学 2016
[3]他者之眼:NHK纪录片中国镜像呈现与思考[D]. 王琇婷.安徽大学 2015
[4]NHK涉华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研究[D]. 王敏.山东大学 2014
[5]2000年后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申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3
[6]偏见与双重偏见[D]. 江哲.华中师范大学 2013
[7]当代影像镜头语言研究[D]. 傅晓姣.北京交通大学 2012
[8]《人民日报》与香港《大公报》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比较研究[D]. 张岸晴.湖南师范大学 2012
[9]跨文化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D]. 刘丹.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6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4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