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的创作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07:01
  纪录片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承担着记录信息、传播信息的作用。本作品选取的拍摄对象是家族五代都是跑船人的杨金虎,他目前是这个家族年轻一代中唯一的跑船人。作品旨在展现杨金虎对于家族传承了百年的跑船人职业的身份认同、生存现状和生活态度。而论文则是基于自身作品创作实践并结合相关纪录片理论而作的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绪论、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人物形象塑造、叙事策略分析、视听语言分析以及总结与反思。其中,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价值以及研究现状。第一章是描述作品的创作过程,主要包括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剪辑三个部分。其中前期策划工作包括行业的调研、与拍摄对象的沟通、制定拍摄计划以及确定拍摄风格等;中期拍摄涉及春节航次的生活纪实,装卸货的工作状态,与家人关系的细节描写,相关人物的访谈记录,补弃拍摄内容这几个方面;后期剪辑工作包括对重复性镜头的取舍、枝节性内容的舍弃以突出冲突表现力,以及画面剪辑时兼顾动作与情绪的完整性。第二章是阐述本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具体手段,指出它主要通过拍摄对象的人物选择、人物的情绪性表达以及人物访谈的烘托等这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从而将杨...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纪录片《家族最后的跑船人》的创作实践研究


一017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且

影视作品,运河,获奖作品,名单


图3首届运河主题微电影展获奖作品名单??类型影视作品的创作现状??的主人公是运河上的“跑船人”,因为“跑船人”这一名词作者英文词汇,因此对于国外的同类型影视作品的研究样本极为稀少。2015年由摄影师杰夫?哈钦斯及其同伴拍摄的《中国大运河?纪录片中杰夫?哈钦斯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中国大

南通港,装卸货


图4杨金虎的货船“苏淮货19990”??二、装卸货的工作状态??于跑船人在跑船中每日生活状态相对单调,因此除了拍摄航行途中的生活以事件以外,其余生活状态属于重复性素材,素材类型较为单一。所以,作者杨金虎最为重要的装卸货的工作状态,因为装卸货是一个航次始末的代表性卸货也正是现代跑船人工作中最为辛劳的环节。本片共拍摄了一次装货、一场景。它们分别是2018年2月7日于江苏南通港夜间,杨金虎夫妻冒着零下在经历了漫长等待后的装货工作。另一次则是2018年3月3日,杨金虎在湖的工作场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作理念与实现方法——“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比较研究[J]. 彭涛.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05)
[2]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研究[J]. 张晓琴.  声屏世界. 2017(02)
[3]中国独立纪录片:在直接电影之后[J]. 郭熙志.  粤海风. 2016(06)
[4]人物采访在纪录片中的运用[J]. 梁军.  新闻前哨. 2016(06)
[5]世纪之初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空间叙事[J]. 路双,王逸虹.  电影评介. 2016(09)
[6]2010年以来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概述[J]. 王庆福.  四川戏剧. 2015(10)
[7]独立纪录片作者表述的转变与发展[J]. 钟睿.  中国报业. 2014(22)
[8]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纪实性与审美化[J]. 刘培.  电视研究. 2014(08)
[9]直接电影:一种关于纪录片的理想[J]. 聂欣如.  文艺研究. 2014(07)
[10]电视纪实的孪生兄弟——新闻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比较研究[J]. 戴晓浩.  中国电视(纪录). 2013(07)

硕士论文
[1]人物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D]. 来秋伶.曲阜师范大学 2018
[2]纪录片《青麦》的创作阐述[D]. 乔慧.扬州大学 2018
[3]纪录片《倔强—父与子的足球梦》创作阐释[D]. 付磊.扬州大学 2018
[4]“介入”与“距离”:基于纪录片《久久》人物塑造的创作探究[D]. 刘思彤.重庆师范大学 2018
[5]纪录片《王岩的拳心》创作阐释[D]. 张萌.扬州大学 2018
[6]纪录片《弹词青年》创作阐释[D]. 钮溢.扬州大学 2018
[7]心绪的呈现:人文社会纪录片的人物形象塑造研究[D]. 胡敬阁.暨南大学 2018
[8]人物纪录片的人物形象塑造策略探析[D]. 朱健.暨南大学 2018
[9]纪录片的人物心理表现手法研究[D]. 张力.山东师范大学 2017
[10]论人物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感传播[D]. 陈嘉颖.暨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46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46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f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