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历史与影像:诗仙李白的多重形象互文
发布时间:2021-11-10 04:07
<正>20世纪后半叶至今,可谓是视觉文化产生并走向繁荣的时代,影视产品正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表象之一。可以说"以影视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所具备的文化力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实行了时下时髦的由话语中心逆转的‘视觉转向’倾向"[1]。而这种转向的根源,在于现今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已经从单纯的由技术带来的震惊及热情,走向了融消费娱乐、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于一体的阶段,甚至正日益成为个体或群体反思生命存在及价值或意义等的载体文本。正因如此,影
【文章来源】:电影评介.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影视剧中的李白形象
二、文学与文学史中的李白形象
三、历史与影视中李白形象的比较及其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简述李白诗中的平民形象及其平民意识[J]. 陈春如. 中国校外教育. 2017(03)
[2]影视消费的文化美学意味[J]. 蔡贻象.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3(04)
本文编号:3486544
【文章来源】:电影评介.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影视剧中的李白形象
二、文学与文学史中的李白形象
三、历史与影视中李白形象的比较及其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简述李白诗中的平民形象及其平民意识[J]. 陈春如. 中国校外教育. 2017(03)
[2]影视消费的文化美学意味[J]. 蔡贻象.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3(04)
本文编号:3486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86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