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细节——从传统戏曲与古装影视剧服装设计谈起
发布时间:2021-12-22 14:05
戏剧影视服装设计是帮助演员创造角色、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专业工作。中国历史题材的影视服装与戏曲服装在设计宗旨与要求上有较大差异。戏曲的表演特性是程式性强,影视剧大多追求生活的真实性。相应地,服装的款式、材料、色彩等鲜明地体现出古装影视服装与戏曲服装创作设计的理念和不同的美学追求。古装戏剧服装创作设计不仅应继承和运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还应注重在现代审美观念指导下的创新。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11)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越剧《行路》(蓝玲设计)
3 跷鞋
跷鞋是旧时男旦为演小脚女人走路所创造的一种假三寸金莲的戏鞋,仿照古代妇女的“三寸金莲”小脚鞋子形状,用木料或布料制作而成,外套绣花鞋,套着大彩裤把真脚盖住,露出小脚部分。(见图13)跷鞋分软跷和硬跷两种,软跷用布纳制做成,硬跷则由硬木制成。其实有点像现在的女式坡跟拖鞋,前脚掌能穿进去,脚后跟悬空在鞋外面,靠前脚掌踮着脚尖走路。清朝乾隆年间,秦腔旦角魏长生把它带入北平,演花旦的演员争相效仿学习,深受观众喜欢,跷功成为京剧旦角的特技之一。当今戏曲舞台上仍有跷功戏在演出,如传统剧目《战宛城》《活捉》《挂画》、新编京剧《三寸金莲》等。随着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演出的民国时期梨园戏班题材的舞剧《粉墨春秋》(服装设计:王秋平)在网络和电视上的热播,跷功舞引起全国轰动,尤其是其中一个男孩(旦)穿着跷鞋在椅子扶手上灵活、自由地跳动,以及朝天蹬等高难度动作的舞蹈,再现了旧时京剧男旦跷功的高超技艺,也让人们了解到男旦要练就跷功,也会像旧时小脚女人一样要饱受缠脚的痛苦。(见图14)跷鞋不是真正的“三寸金莲”,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化设计。图15 电视剧《橘子红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部独树一帜的美学著作——评陈多新著《戏曲美学》[J]. 戴平. 戏剧艺术. 2002(03)
本文编号:3546521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11)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越剧《行路》(蓝玲设计)
3 跷鞋
跷鞋是旧时男旦为演小脚女人走路所创造的一种假三寸金莲的戏鞋,仿照古代妇女的“三寸金莲”小脚鞋子形状,用木料或布料制作而成,外套绣花鞋,套着大彩裤把真脚盖住,露出小脚部分。(见图13)跷鞋分软跷和硬跷两种,软跷用布纳制做成,硬跷则由硬木制成。其实有点像现在的女式坡跟拖鞋,前脚掌能穿进去,脚后跟悬空在鞋外面,靠前脚掌踮着脚尖走路。清朝乾隆年间,秦腔旦角魏长生把它带入北平,演花旦的演员争相效仿学习,深受观众喜欢,跷功成为京剧旦角的特技之一。当今戏曲舞台上仍有跷功戏在演出,如传统剧目《战宛城》《活捉》《挂画》、新编京剧《三寸金莲》等。随着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演出的民国时期梨园戏班题材的舞剧《粉墨春秋》(服装设计:王秋平)在网络和电视上的热播,跷功舞引起全国轰动,尤其是其中一个男孩(旦)穿着跷鞋在椅子扶手上灵活、自由地跳动,以及朝天蹬等高难度动作的舞蹈,再现了旧时京剧男旦跷功的高超技艺,也让人们了解到男旦要练就跷功,也会像旧时小脚女人一样要饱受缠脚的痛苦。(见图14)跷鞋不是真正的“三寸金莲”,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化设计。图15 电视剧《橘子红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部独树一帜的美学著作——评陈多新著《戏曲美学》[J]. 戴平. 戏剧艺术. 2002(03)
本文编号:3546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546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