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民众:抗战时期中国新闻纪录片的传播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9 08:02
<正>1943年10月9日下午,成都市新都县的文庙迎来一支电影放映队。他们来自抗战后迁到成都华西坝的金陵大学理学院,为首的是该院教育电影部主任、民国时期著名的电影教育家孙明经。应本地政府和士绅的邀请,他们为庆祝第二天的"双十节"专程前来举行电影的巡回放映活动。按照计划,9日当晚的放映为本地士绅招待场,由县政府和金陵大学电影部联名发出了900份请柬。然而,消息不胫而走,布置就绪后,当晚凭借请柬和跟随人群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历史背景:新闻纪录片与世界大战中的中国
(一)新闻纪录片作为现代化的工具
(二)世界大战中的新闻纪录片
(三)问题的提出
二、电影与民众:新闻纪录片的放映与制作
(一)媒介下沉:巡回放映和基层放映站
(二)贴近民众的内容创作
三、电影与国家:围绕新闻纪录片的观念陈述
(一)教育电影作为现代化的辞令
(二)新闻纪录片的观众:从民众到公民
(三)战后规划:现代国家的电影业
(四)反对娱乐和排斥商业
四、余论:“媒介神话”及其反思
(一)战时中国新闻纪录片的“媒介神话”
(二)西方媒介与本土民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二战”宣传影片:政策与母题[J]. 范秀云. 当代电影. 2018(03)
[2]外来主体与近代乡土社会——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新都实验”为例[J]. 张艺英,李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孙明经与西康民族志电影创作[J]. 张明. 新闻界. 2013(09)
[4]大后方电影视域内孙明经教育电影活动的历史意义与作用[J]. 虞吉. 艺术百家. 2011(06)
[5]东方想象和视觉修正——谈《点石斋画报》展现西方图景时所采用的图像改良主义[J]. 冯鸣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0(05)
本文编号:3555727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文章目录】:
一、历史背景:新闻纪录片与世界大战中的中国
(一)新闻纪录片作为现代化的工具
(二)世界大战中的新闻纪录片
(三)问题的提出
二、电影与民众:新闻纪录片的放映与制作
(一)媒介下沉:巡回放映和基层放映站
(二)贴近民众的内容创作
三、电影与国家:围绕新闻纪录片的观念陈述
(一)教育电影作为现代化的辞令
(二)新闻纪录片的观众:从民众到公民
(三)战后规划:现代国家的电影业
(四)反对娱乐和排斥商业
四、余论:“媒介神话”及其反思
(一)战时中国新闻纪录片的“媒介神话”
(二)西方媒介与本土民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二战”宣传影片:政策与母题[J]. 范秀云. 当代电影. 2018(03)
[2]外来主体与近代乡土社会——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新都实验”为例[J]. 张艺英,李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孙明经与西康民族志电影创作[J]. 张明. 新闻界. 2013(09)
[4]大后方电影视域内孙明经教育电影活动的历史意义与作用[J]. 虞吉. 艺术百家. 2011(06)
[5]东方想象和视觉修正——谈《点石斋画报》展现西方图景时所采用的图像改良主义[J]. 冯鸣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0(05)
本文编号:3555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55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