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的女性电影中男性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8 21:3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地位不断提升,女性意识也在不断觉醒,而这也反应在影视作品中。目前,学界针对女性电影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女性形象的分析,却忽略了在片中作为“他者”的男性群体。影片对男性形象的刻画和解读,对于两性相对关系的塑造,以及对父权制的解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选择李玉的女性电影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和梳理,分别从李玉性别视域下的叙事特点、李玉女性电影中的男性形象、女性电影对父权的解构、女性电影的矛盾出口及深入思考这几个方面,来展开具体的分析和讨论,进而得以窥见女性电影中针对父权的对抗和博弈关系。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女性电影的界定
1.2.2 国内女性电影发展概况
1.2.3 女性电影的相关理论依据
1.2.4 国内对于女性电影的研究现状
2 李玉性别视域下的叙事特点
2.1 集中展现边缘人物
2.2 聚焦以家庭为本位的矛盾场
2.3 以女性为本的自我认同和外界认同的双重焦虑
3 李玉女性电影作品中的男性形象
3.1 男性角色类型
3.1.1 僭越与对抗的对象
3.1.2 尚未融入父权体制内的边缘个体
3.1.3 “不在场的在场”权威象征
3.2 男性角色特点
3.2.1 起关键作用的男性呈未补完状态
3.2.2 烘托女性的“他者”
3.3 两性矛盾的转移与对抗
3.3.1 主动和解: 转移与消解
3.3.2 被动改造: 从僭越到回归
3.3.3 激进对抗: “娜拉式”出走
4 女性电影对父权的解构
4.1 降低女性“凝视”价值
4.2 质询父权的合理性
4.3 消极斗争与被动对抗
5 女性电影的矛盾出口及深层思考
5.1 形而上的反抗
5.2 女性电影的出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微电影《网恋》导演阐述
附录2 《网恋》剧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重束缚理论”与坡的替身小说[J]. 于雷. 外国文学研究. 2019(05)
[2]大众文化审美趋势的僭越与抵抗探讨——以影视宣传片为例[J]. 彭峰. 视听. 2018(10)
[3]日本女性电影叙事学分析[J]. 张素文. 电影文学. 2018(19)
[4]一种历史进程中的“纠缠态”——中国当下商业电影女性话语的美学审视(2010-2018)[J]. 李建伟,张梅. 电影评介. 2018(18)
[5]“女性视角”的电影呈现[J]. 李兰英. 东吴学术. 2018(02)
[6]女性意识、性权力与两性和解——李玉导演及其作品的中国式“性别场”[J]. 徐丛丛. 北京社会科学. 2017(11)
[7]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男权文化阐释——兼及对女权主义的启示[J]. 施文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7(06)
[8]代际、性别与阶层——近年青春题材电视剧的表象与政治[J]. 李一君. 学术交流. 2016(07)
[9]中国女性电影的独特叙事及对女性命运的独特思考[J]. 王辉. 电影评介. 2015(23)
[10]转型中的突围抑或坠落——析新世纪大陆70后女导演创作轨迹[J]. 段婷婷. 电影新作. 2013(03)
博士论文
[1]“家长权”研究[D]. 宇培峰.中国政法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规训与抵抗[D]. 李世尧.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15787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女性电影的界定
1.2.2 国内女性电影发展概况
1.2.3 女性电影的相关理论依据
1.2.4 国内对于女性电影的研究现状
2 李玉性别视域下的叙事特点
2.1 集中展现边缘人物
2.2 聚焦以家庭为本位的矛盾场
2.3 以女性为本的自我认同和外界认同的双重焦虑
3 李玉女性电影作品中的男性形象
3.1 男性角色类型
3.1.1 僭越与对抗的对象
3.1.2 尚未融入父权体制内的边缘个体
3.1.3 “不在场的在场”权威象征
3.2 男性角色特点
3.2.1 起关键作用的男性呈未补完状态
3.2.2 烘托女性的“他者”
3.3 两性矛盾的转移与对抗
3.3.1 主动和解: 转移与消解
3.3.2 被动改造: 从僭越到回归
3.3.3 激进对抗: “娜拉式”出走
4 女性电影对父权的解构
4.1 降低女性“凝视”价值
4.2 质询父权的合理性
4.3 消极斗争与被动对抗
5 女性电影的矛盾出口及深层思考
5.1 形而上的反抗
5.2 女性电影的出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微电影《网恋》导演阐述
附录2 《网恋》剧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重束缚理论”与坡的替身小说[J]. 于雷. 外国文学研究. 2019(05)
[2]大众文化审美趋势的僭越与抵抗探讨——以影视宣传片为例[J]. 彭峰. 视听. 2018(10)
[3]日本女性电影叙事学分析[J]. 张素文. 电影文学. 2018(19)
[4]一种历史进程中的“纠缠态”——中国当下商业电影女性话语的美学审视(2010-2018)[J]. 李建伟,张梅. 电影评介. 2018(18)
[5]“女性视角”的电影呈现[J]. 李兰英. 东吴学术. 2018(02)
[6]女性意识、性权力与两性和解——李玉导演及其作品的中国式“性别场”[J]. 徐丛丛. 北京社会科学. 2017(11)
[7]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男权文化阐释——兼及对女权主义的启示[J]. 施文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7(06)
[8]代际、性别与阶层——近年青春题材电视剧的表象与政治[J]. 李一君. 学术交流. 2016(07)
[9]中国女性电影的独特叙事及对女性命运的独特思考[J]. 王辉. 电影评介. 2015(23)
[10]转型中的突围抑或坠落——析新世纪大陆70后女导演创作轨迹[J]. 段婷婷. 电影新作. 2013(03)
博士论文
[1]“家长权”研究[D]. 宇培峰.中国政法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规训与抵抗[D]. 李世尧.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15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61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