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风格历史纪录片的影像建构及审美价值
发布时间:2022-02-09 03:10
新世纪之后,历史纪录片呈现出史诗风格的影像特征。作为审美范畴的史诗性与历史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与叙述对象上具有明显契合性。宏伟性题材、民族性主题、全景式内容、壮美风格等史诗性特点体现在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特征和影像风格两方面,并且展现出诗意化描绘前人的奋斗与抗争、激发观众的民族认同、构建宏大的世界观、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效对话等审美价值。
【文章来源】:当代电视. 2020,(08)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史诗观念及其向纪录片语境的延伸
(一)“史诗”观念历史考
(二)史诗观念由文学语境向纪录片语境的延伸
二、史诗观念与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契合性
(一)对题材的选择:历史性与宏伟性
(二)对历史的叙述:史性与诗性
三、史诗风格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特征
(一)叙事对象:英雄人物与群像式人物—建构历史纪录片宏伟的题材
1. 英雄人物的刻画:民族精神的集大成者
2. 群像式人物的塑造:历史长河的恢宏底色
(二)叙事结构:时间顺序结构与板块式结构—呈现历史纪录片全景式内容
(三)叙事基调:庄重与严肃—体现历史纪录片恢宏庄严的风格
(四)叙事主题:独具美学意义的主题思想—勾勒出民族性的精神内涵
1. 战胜困难的崇高美学主题
2. 美好消亡的悲剧美学主题
四、史诗风格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影像特征
(一)融意境与哲理于一体的解说语言
1. 诗意化的语言。
2. 哲理化的内涵。
(二)渲染沧桑厚重氛围的无声源音乐
(三)历史化与审美化相结合的画面语言
1. 镜头的使用。
2. 意象的运用。
(四)非纪实手段:历史实像缺陷的填补
五、史诗风格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一)诗意化描绘前人的奋斗与抗争,展现延绵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通过对波澜壮阔历史的厚重展现,激发观众的民族认同
(三)构建宏大的世界观,增强观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四)对民族历史的艺术化呈现,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效对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史诗纪录片的观念与史诗性表达[J]. 曹茹,郭小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02)
[2]“意象”范畴新探[J]. 古风. 社会科学战线. 2016(10)
[3]史诗认同功能论析[J]. 朝戈金,冯文开. 民俗研究. 2012(05)
[4]史诗性的戏剧与电影[J]. 马润生. 戏剧. 2000(01)
[5]民间艺术的史诗──谈电视纪录片《流年》[J]. 张同道. 中国电视. 1998(12)
[6]有关“史诗”的理论务虚─—读黑格尔、卢卡契[J]. 汪政,晓华. 文艺评论. 1994(03)
[7]论电视解说语言的诗化和哲理化[J]. 郑征予.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0(04)
本文编号:3616263
【文章来源】:当代电视. 2020,(08)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史诗观念及其向纪录片语境的延伸
(一)“史诗”观念历史考
(二)史诗观念由文学语境向纪录片语境的延伸
二、史诗观念与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契合性
(一)对题材的选择:历史性与宏伟性
(二)对历史的叙述:史性与诗性
三、史诗风格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特征
(一)叙事对象:英雄人物与群像式人物—建构历史纪录片宏伟的题材
1. 英雄人物的刻画:民族精神的集大成者
2. 群像式人物的塑造:历史长河的恢宏底色
(二)叙事结构:时间顺序结构与板块式结构—呈现历史纪录片全景式内容
(三)叙事基调:庄重与严肃—体现历史纪录片恢宏庄严的风格
(四)叙事主题:独具美学意义的主题思想—勾勒出民族性的精神内涵
1. 战胜困难的崇高美学主题
2. 美好消亡的悲剧美学主题
四、史诗风格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影像特征
(一)融意境与哲理于一体的解说语言
1. 诗意化的语言。
2. 哲理化的内涵。
(二)渲染沧桑厚重氛围的无声源音乐
(三)历史化与审美化相结合的画面语言
1. 镜头的使用。
2. 意象的运用。
(四)非纪实手段:历史实像缺陷的填补
五、史诗风格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一)诗意化描绘前人的奋斗与抗争,展现延绵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通过对波澜壮阔历史的厚重展现,激发观众的民族认同
(三)构建宏大的世界观,增强观众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四)对民族历史的艺术化呈现,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效对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史诗纪录片的观念与史诗性表达[J]. 曹茹,郭小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02)
[2]“意象”范畴新探[J]. 古风. 社会科学战线. 2016(10)
[3]史诗认同功能论析[J]. 朝戈金,冯文开. 民俗研究. 2012(05)
[4]史诗性的戏剧与电影[J]. 马润生. 戏剧. 2000(01)
[5]民间艺术的史诗──谈电视纪录片《流年》[J]. 张同道. 中国电视. 1998(12)
[6]有关“史诗”的理论务虚─—读黑格尔、卢卡契[J]. 汪政,晓华. 文艺评论. 1994(03)
[7]论电视解说语言的诗化和哲理化[J]. 郑征予.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0(04)
本文编号:3616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61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