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小川精神”新诠释:论小川绅介《牧野系列》的创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03 19:00
  小川绅介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活跃于日本的纪录电影工作者。在纪录电影的起源与演变中,小川绅介自1968年陆续上映的《三里塚系列》,无疑为日本纪录电影留下重要一笔。在视野所及的影史资料和学者研究中,《三里塚系列》得到诸多赞誉,被赋予重要意义,而小川绅介在其后完成的《牧野系列》则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被避而不谈。本文认为,小川绅介在之后用十三年时间收获的《牧野系列》,更加成熟、全面地凝聚了小川绅介重要的电影思想,是他对于纪录精神的切身传达。其深刻度超越了一般性质的科学电影或历史影像资料,在纪录片的创作高度上并不亚于被奉上神坛的《三里塚系列》。本文将围绕被忽略了创作价值、以《牧野村千年物语》为代表的《牧野系列》,梳理小川绅介前期作品积累的重点创作理论,通过一定与其它纪录片流派及相应理论的对比,理论化剖析小川绅介在这部作品中独有的纪录片创作方法,以此证实这部作品拥有的小川绅介创作至高点的重要意义。本文希望通过论证《牧野系列》在各方面的创作高度,让后来的创作者们正视小川绅介的精神力所在。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小川绅介《牧野系列》前的创作思路轨迹
    1.1 从初出茅庐到独立导演
        1.1.1 “岩波”时期的实验性尝试
        1.1.2 记录学生运动的初期作品
    1.2 《三里塚系列》的收获与遗憾
        1.2.1 《三里塚系列》的重要创作积淀
        1.2.2 《三里塚系列》后的思考
第二章 《牧野系列》创作方法的延续和转变
    2.1 拍摄主题的转变
    2.2 前期创作方法的延续
    2.3 《牧野系列》的突破与改变
        2.3.1 不再主动“挑衅”
        2.3.2 “戏中戏”与“反身模式”
        2.3.3 不再拘泥于同步性
第三章 对比《三里塚系列》与《牧野系列》的纪录片价值
    3.1 《三里塚系列》的“里程碑”意义
    3.2 《牧野系列》对“小川精神”的诠释
结语
参考文献
专业能力展示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朱莉·泰摩尔戏剧中的“黑子”[J]. 高桂峪.  艺术教育. 2015(02)
[2]隐私的消费:论电影摄影的“窥视”角度[J]. 唐璇玉,薛子文.  现代电影技术. 2013(11)
[3]纪念与收敛[J]. 彭小莲.  黄河文学. 2012(01)
[4]由《收割电影》谈纪录片创作[J]. 何军.  新闻世界. 2009(09)
[5]热爱小川,逃离小川[J]. 罗屿.  新世纪周刊. 2008(18)
[6]行动吧,身体主义的纪录片![J]. 郭熙志.  读书. 2008(06)
[7]小川绅介的亚洲[J]. 蔡晔秀.  南风窗. 2008(04)
[8]进一步和小川绅介进行思想交流[J]. 杜庆春.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07(12)
[9]小川绅介:一个日本纪录片制作人和一种纪录精神的纪念[J]. 吴文光.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07(12)
[10]日本纪录片的一座纪念碑:小川绅介(Shishuke Ogawa)[J]. 吴文光.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07(12)

博士论文
[1]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的“直接电影”[D]. 黎小锋.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必然的相遇”:小川绅介对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影响研究[D]. 张文绞.安徽大学 2017
[2]中国独立纪录片发展研究[D]. 王思薇.上海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53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653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2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