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佤族人类学纪录片文献价值研究 ——兼论个人纪录片《阿佤》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2-08-06 17:27
  从摄影机诞生开始,人类学家就尝试用这种机器记录下丰富的人类活动画面,此后影视人类学综合多个领域逐渐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又被称为人类学纪录片。少数民族向来是人类学纪录片着重关注的对象,曾保留残酷原始习俗的佤族更不例外。价值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角度,于人类学纪录片来说意义非凡,其中,文献价值因与纪录片本质属性对应,在纪录片价值体系研究中的地位便更为突出。第一章对佤族人类学纪录片的概念作出解释,以及梳理佤族人类学纪录片的现状,从而分析佤族人类学纪录片的特征;第二章对现有的佤族人类学纪录片的文献价值做了初步探索;第三章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试将佤族人类学纪录片的文献价值与其他族群的做比较;比较佤族人类学影像与其人类学的文献价值;与佤族纪录片的其他价值做比较;第四章分析影响佤族人类学纪录片文献价值的重要因素,认为非虚构的真实影像、科学的影视人类学方法指导和跨地域跨时间的系统研究与其文献价值有极大的相关性;第五章开始对个人纪录片作品《阿佤》作详细阐述,分别从纪录片的意义、价值,纪录片导演阐述、摄像阐述、剪辑阐述,还有创作得失进行解读与解构。第六章着重阐释个人纪录片《阿佤》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分别从佤族生存现状、...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背景
    二、选题的价值与研究意义
    三、主要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定性研究法
        (四)田野调查法
        (五)深度访谈法
    四、文献综述
        (一)佤族纪录片创作综述
        (二)佤族纪录片研究综述
第一章 佤族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现状与文化特征
    一、人类学纪录片的范畴与定义
    二、佤族人类学纪录片现状概述
        (一)1958年杨光海《佤族》
        (二)1994年范志平、郝跃骏《拉木鼓的故事》
        (三)2008年陈学礼《马散四章》
    三、佤族人类学纪录片特征分析
        (一)影像的不可复制性
        (二)着重佤族祭祀文化
        (三)试图挖掘佤族神话
第二章 佤族人类学纪录片的影像与文献价值初探
    一、保存民主改革前被禁止习俗的珍贵图像
    二、“复原拍摄”重现佤族传统木鼓祭祀活动
    三、“回访”与“重构”科学地丰富人类学资料
第三章 佤族人类学纪录片影像文献价值比较探究
    一、与其他族群纪录片文献价值的比较
        (一)与藏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献价值比较
        (二)与云南少数民族纪录片文献价值比较
        (三)与国外民族志纪录片文献价值的比较
    二、与佤民族纪录文本的文献价值比较
    三、与佤族人类学纪录片其他价值比较
第四章 影响人类学纪录片文献价值的重要因素分析
    一、非虚构性:真实的影像事件
    二、科学的影视人类学方法指导
    三、各个历史时期以及地理跨度
第五章 佤族纪录片《阿佤》的创作意义与价值探析
    一、佤族纪录片《阿佤》意义与价值
    二、佤族纪录片《阿佤》的创作阐述
        (一)导演阐述
        (二)摄像阐述
        (三)剪辑阐述
    三、纪录片《阿佤》的创作得失反观
第六章 佤族纪录片《阿佤》的文化人类学意义阐释
    一、关注佤族群体的生存现状
    二、消解“原始部落”刻板印象
    三、深描佤族社会的祭祀文化
    四、佤族乐器与歌舞文化掠影
    五、呈现佤族纺织农耕等图景
        (一)纺织文化与女性视角
        (二)农耕文化的视听呈现
        (三)狩猎文化演变与继承
结语:佤族人类学纪录片文献价值拓展与提升
附录 :佤族影视作品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呈现“他者”的脉络--民族志影像的意义建构与传播潜力[J]. 熊迅.  民族艺术研究. 2016(06)
[2]二阶视觉工作法与文化表意实践--《茶道》的影视人类学价值与启示[J]. 梁君健.  民族艺术研究. 2016(06)
[3]纪实影像中的乡土中国——兼论中国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乡土特色[J]. 赵鑫.  电视研究. 2017(01)
[4]试论新媒体与影视人类学的发展[J]. 李文英.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6(06)
[5]视觉人类学视野中的“影音文献”[J]. 朱靖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11)
[6]用影像阐释文化——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深描技法[J]. 赵鑫.  电视研究. 2016(06)
[7]影像、仪式与传播网络:视觉人类学的进路[J]. 熊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8]大众传播视域下佤族司岗里神话传承探析[J]. 崔建雪.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9]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的新理念——兼谈重访式田野工作法的运用[J]. 赵鑫.  电视研究. 2015(12)
[10]田野影像笔记——影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之道[J]. 朱靖江.  民间文化论坛. 2015(05)

博士论文
[1]以镜头“写”文化:民族志电影制作者和被拍摄者关系反思[D]. 陈学礼.云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影视人类学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D]. 马秋晨.贵州民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70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670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3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