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日食记》用户的情感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1 18:48
在影视作品接受动机狂欢化、用户阅读习惯碎片化的背景下,美食类短视频多为迎合用户的求知需求,进入了菜谱视频化的死胡同,难以保证用户的黏性。《日食记》剑走偏锋,既没有夺人眼球的形式,又不是高信息密度的内容呈现,却收获了大量用户的喜爱。在这种情况下,从用户的角度对《日食记》展开研究分析,就能给美食类短视频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以《日食记》中的情感元素为研究对象,从用户接受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接受过程,根据接受结果总结了相关经验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在绪论部分探讨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了解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并确立自己的研究切入点。在第二章对本研究所使用的理论和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说明。第三章是接受客体的研究,《日食记》主要以烹饪食物为载体,讲述一段关于味道的故事和感悟。然后以情感为切入口去梳理节目中所表达的情感,包括了生活美感、学习烹饪的理智感和社会相处中的道德感。第四章是接受主体的研究,在正式的影视接受前,用户必定带有自己的先在经验也即期待视野,这个期待视野与用户的接受背景和接受动机有关。用户的接受背景中既包含了历史语境中的普遍话语还包括...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日食记》用户的性别分布情况
《日食记》用户的年龄分布情况
《日食记》用户的地域分布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美情感与审美构形[J]. 张晶.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2)
[2]海外华人的美食文化情结——基于旅英华人的研究[J]. LiangTao Shan,尹璐,童清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12)
[3]微视频的内容生产模式解析——基于新浪微博官方短视频应用“秒拍”的研究[J]. 高崇,杨伯溆. 新闻界. 2016(23)
[4]当乡愁成为我们的情感结构——电影《百鸟朝凤》与当代乡愁文化[J]. 唐宏峰. 探索与争鸣. 2016(10)
[5]美食视频平台“一人食”发展优势分析[J]. 李妍. 西部广播电视. 2016(16)
[6]互动仪式中的情感传播与认同建构——以网络动漫剧《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为例[J]. 李莎. 青年记者. 2016(20)
[7]媒体+电商的“一条”模式[J]. 范致行. 商周刊. 2016(07)
[8]影视文化和影视接受心理比较研究(上)[J]. 陈旭光. 教育传媒研究. 2016(01)
[9]陈可辛电影作品的人物情感张力[J]. 沈冬娜. 电影文学. 2016(04)
[10]2015年暑期档国产影片票房神话解析——接受美学视阈中的《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J]. 冯国翼.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都市报新闻传播策略[D]. 吴定勇.四川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国微电影研究[D]. 谭逸飞.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接受美学视阈下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情感传达的研究[D]. 李佳卓.中国传媒大学 2016
[3]反腐剧受众接受心理研究[D]. 舒婷.暨南大学 2016
[4]网络自制剧的接受研究[D]. 魏平诚.湖北师范大学 2016
[5]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极限挑战》节目研究[D]. 徐慧媛.安徽大学 2016
[6]美食类微视频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研究[D]. 韩笑.南昌大学 2016
[7]孟京辉先锋戏剧的接受研究[D]. 管玲玉.扬州大学 2016
[8]王小帅电影的创作与接受研究[D]. 石雨佳.浙江大学 2016
[9]新世纪以来中国都市婚恋剧的接受研究[D]. 姜天乙.辽宁大学 2015
[10]媒介批评视域下的“网络孤独症”现象研究[D]. 杨慧媛.暨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96184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日食记》用户的性别分布情况
《日食记》用户的年龄分布情况
《日食记》用户的地域分布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美情感与审美构形[J]. 张晶.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2)
[2]海外华人的美食文化情结——基于旅英华人的研究[J]. LiangTao Shan,尹璐,童清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12)
[3]微视频的内容生产模式解析——基于新浪微博官方短视频应用“秒拍”的研究[J]. 高崇,杨伯溆. 新闻界. 2016(23)
[4]当乡愁成为我们的情感结构——电影《百鸟朝凤》与当代乡愁文化[J]. 唐宏峰. 探索与争鸣. 2016(10)
[5]美食视频平台“一人食”发展优势分析[J]. 李妍. 西部广播电视. 2016(16)
[6]互动仪式中的情感传播与认同建构——以网络动漫剧《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为例[J]. 李莎. 青年记者. 2016(20)
[7]媒体+电商的“一条”模式[J]. 范致行. 商周刊. 2016(07)
[8]影视文化和影视接受心理比较研究(上)[J]. 陈旭光. 教育传媒研究. 2016(01)
[9]陈可辛电影作品的人物情感张力[J]. 沈冬娜. 电影文学. 2016(04)
[10]2015年暑期档国产影片票房神话解析——接受美学视阈中的《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J]. 冯国翼.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都市报新闻传播策略[D]. 吴定勇.四川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国微电影研究[D]. 谭逸飞.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接受美学视阈下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情感传达的研究[D]. 李佳卓.中国传媒大学 2016
[3]反腐剧受众接受心理研究[D]. 舒婷.暨南大学 2016
[4]网络自制剧的接受研究[D]. 魏平诚.湖北师范大学 2016
[5]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极限挑战》节目研究[D]. 徐慧媛.安徽大学 2016
[6]美食类微视频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研究[D]. 韩笑.南昌大学 2016
[7]孟京辉先锋戏剧的接受研究[D]. 管玲玉.扬州大学 2016
[8]王小帅电影的创作与接受研究[D]. 石雨佳.浙江大学 2016
[9]新世纪以来中国都市婚恋剧的接受研究[D]. 姜天乙.辽宁大学 2015
[10]媒介批评视域下的“网络孤独症”现象研究[D]. 杨慧媛.暨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96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69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