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社会影响力及叙事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03:20
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诞生以来一直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喜爱电影,研究电影,同时也在反思电影。近年来,中国电影的主题已经多元化,影视学界对其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概念,只是对于这一类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电影的统称。本文之所以选取国内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近几年来国内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大量出现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着实已经成为一种电影发展现象。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近几年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在电影市场上也非常具有竞争力。尤其是结合中国艺术和商业意义的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的优秀电影,为中国电影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首先整理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阐释了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中真实事件的来源、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社会影响力等重要概念界定并在文献综述中对前人的研究做了总结,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还对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社会影响力进行分析,并以《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对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社会价值进行研究,主要从历史事件节点中的个体体验、民族认同感、核心价值的集体认知、弘扬人...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及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概述
第一节 重要概念界定
一、真实事件
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
三、社会影响力
第二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特征分析
一、表现对象多元
二、传播周期缩短
三、内容贴近生活
四、改编多源自新闻报道
第二章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叙事表达及内容呈现
第一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叙事要素
一、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叙事元素
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叙事角度
三、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视听呈现
四、真实电影改编电影的叙事结构
第二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叙事表达
一、叙事性虚构对文本表达的规约
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个人化表达
三、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语言象征性
四、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叙事立场
第三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故事内容呈现
一、故事原型的选取
二、故事内容的改编
三、故事表达的转换
四、故事主体的升华
第三章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分析
第一节 社会矛盾冲突的减压阀
一、引起人们对生活压迫的共鸣
二、促进人们形成社会舆论共识
第二节 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元素
一、推动社会法治立法建设
二、促进民主开化思想发展
第三节 国家民族意识的强化剂
一、激发社会群众的爱国情怀
二、彰显社会民族凝聚力
第四节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输媒介
一、传输优秀精神文化面貌
二、推动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四章 国内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聚焦底层人民的生活抗争—《我不是药神》
一、真实事件人物原型选取
二、故事化改编和艺术加工
三、底层民众的生活诉求
四、寻求受众的情感共鸣
第二节 彰显英雄主义的价值弘扬—《红海行动》
一、基层职业中的标杆事迹改编
二、真实事件人物的英雄主义强化
三、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英雄主义符号刻画
四、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第三节 传递和谐统一的意识诉求—《湄公河行动》
一、历史事件节点中的个体经验
二、由个体经验产生民族认同感
三、促进核心价值的集体认知
四、弘扬人文关怀的意识形态
第四节 注重影视叙事提升作品社会影响力
第五章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问题分析及叙事策略
第一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叙事存在的局限性
一、新闻改编叙事题材类型局限
二、主观态度在叙事中过分表达
三、群像缩影对叙事策略的反叛
四、真实事件过于沉闷的试听表达
第二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问题分析
一、事件原型对事件改编电影的制约
二、不恰当艺术加工对于事件本身曲解
三、国家意识与叙事化传播的矛盾
四、削弱批判价值的辩证
第三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叙事策略分析
一、社会素材选取更加多元
二、注重民族和本土文化的表达
三、健全社会事件叙事视角
四、国家意识与民族情怀的书写
五、兼顾引导社会认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研究[J]. 汪萌. 电影文学. 2016(19)
[2]中韩真实事件电影之改编观念比较[J]. 彭涛. 当代电影. 2016(04)
[3]谈电影的节奏[J]. 于双娜,张旭. 电影文学. 2014(06)
[4]新闻写作中的叙事角度选择[J]. 项裕兴. 青年记者. 2013(26)
[5]试论电影的叙事者[J]. 金虎. 写作. 2011(Z1)
[6]重构现场: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策略[J]. 操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7]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J]. 海阔,罗钥屾.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1(02)
[8]文本的影响与对话——当代互文性理论的理论层次分析[J]. 闵云童. 兰州学刊. 2007(09)
[9]意识形态与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J]. 吴卫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10]电影节奏的形式及其美学功能初探[J]. 袁智忠.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1996(01)
硕士论文
[1]充满忧思的梦[D]. 丁进.南京师范大学 2018
[2]时代、事件和人物: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研究[D]. 郝洁.云南大学 2015
[3]小说与改编电影的叙事策略[D]. 胡日成.重庆师范大学 2013
[4]《致富经》的新闻叙事学研究[D]. 王莹.山东大学 2012
[5]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研究[D]. 刘桃.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6]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研究[D]. 苏丹丹.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7]电影叙事视角探究[D]. 许栩.云南艺术学院 2011
[8]文学改编与中国电影的发展[D]. 郑凌玮.河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10951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及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概述
第一节 重要概念界定
一、真实事件
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
三、社会影响力
第二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特征分析
一、表现对象多元
二、传播周期缩短
三、内容贴近生活
四、改编多源自新闻报道
第二章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叙事表达及内容呈现
第一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叙事要素
一、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叙事元素
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叙事角度
三、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视听呈现
四、真实电影改编电影的叙事结构
第二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叙事表达
一、叙事性虚构对文本表达的规约
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个人化表达
三、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语言象征性
四、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叙事立场
第三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故事内容呈现
一、故事原型的选取
二、故事内容的改编
三、故事表达的转换
四、故事主体的升华
第三章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分析
第一节 社会矛盾冲突的减压阀
一、引起人们对生活压迫的共鸣
二、促进人们形成社会舆论共识
第二节 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元素
一、推动社会法治立法建设
二、促进民主开化思想发展
第三节 国家民族意识的强化剂
一、激发社会群众的爱国情怀
二、彰显社会民族凝聚力
第四节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输媒介
一、传输优秀精神文化面貌
二、推动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四章 国内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聚焦底层人民的生活抗争—《我不是药神》
一、真实事件人物原型选取
二、故事化改编和艺术加工
三、底层民众的生活诉求
四、寻求受众的情感共鸣
第二节 彰显英雄主义的价值弘扬—《红海行动》
一、基层职业中的标杆事迹改编
二、真实事件人物的英雄主义强化
三、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英雄主义符号刻画
四、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第三节 传递和谐统一的意识诉求—《湄公河行动》
一、历史事件节点中的个体经验
二、由个体经验产生民族认同感
三、促进核心价值的集体认知
四、弘扬人文关怀的意识形态
第四节 注重影视叙事提升作品社会影响力
第五章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问题分析及叙事策略
第一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叙事存在的局限性
一、新闻改编叙事题材类型局限
二、主观态度在叙事中过分表达
三、群像缩影对叙事策略的反叛
四、真实事件过于沉闷的试听表达
第二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问题分析
一、事件原型对事件改编电影的制约
二、不恰当艺术加工对于事件本身曲解
三、国家意识与叙事化传播的矛盾
四、削弱批判价值的辩证
第三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叙事策略分析
一、社会素材选取更加多元
二、注重民族和本土文化的表达
三、健全社会事件叙事视角
四、国家意识与民族情怀的书写
五、兼顾引导社会认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研究[J]. 汪萌. 电影文学. 2016(19)
[2]中韩真实事件电影之改编观念比较[J]. 彭涛. 当代电影. 2016(04)
[3]谈电影的节奏[J]. 于双娜,张旭. 电影文学. 2014(06)
[4]新闻写作中的叙事角度选择[J]. 项裕兴. 青年记者. 2013(26)
[5]试论电影的叙事者[J]. 金虎. 写作. 2011(Z1)
[6]重构现场: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策略[J]. 操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7]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J]. 海阔,罗钥屾.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1(02)
[8]文本的影响与对话——当代互文性理论的理论层次分析[J]. 闵云童. 兰州学刊. 2007(09)
[9]意识形态与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J]. 吴卫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10]电影节奏的形式及其美学功能初探[J]. 袁智忠.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1996(01)
硕士论文
[1]充满忧思的梦[D]. 丁进.南京师范大学 2018
[2]时代、事件和人物: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研究[D]. 郝洁.云南大学 2015
[3]小说与改编电影的叙事策略[D]. 胡日成.重庆师范大学 2013
[4]《致富经》的新闻叙事学研究[D]. 王莹.山东大学 2012
[5]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研究[D]. 刘桃.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6]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研究[D]. 苏丹丹.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7]电影叙事视角探究[D]. 许栩.云南艺术学院 2011
[8]文学改编与中国电影的发展[D]. 郑凌玮.河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10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71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