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电视主旋律纪录片的创作变迁特点
发布时间:2023-02-05 11:16
当今中国,主旋律纪录片在特定的文化境域下,通过纪实影像内容的传播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承担着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传播思想文化的重任。目前我国主旋律纪录片较之于过去在整体上呈现出亲民化的创作特点,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媒介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创作发展的轨迹能够反映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变革,折射出国家主流话语形态的转变。本文将以电视主旋律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外纪录片创作流派的特点、影响以及中国主旋律纪录片在政治化时期、人文化时期、平民化时期、社会化时期下的创作特点是如何随着时代发展、社会更迭、文化表达、观念创新等方面而发生改变,及其产生变迁的原因,以期对未来主旋律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一些启示性的建议。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创新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中国纪录片研究
1.2.2 主旋律纪录片研究
1.3 中外纪录片创作流派研究
1.3.1 “形象化政论”与新闻报道
1.3.2 “格里尔逊式”与主题先行
1.3.3 直接电影与客观纪实
1.3.4 真实电影与自省式纪录片
2 主旋律纪录片在中国
2.1 “主旋律纪录片”概念界定
2.2 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
2.3 主旋律纪录片在我国的意义
3 我国政治化时期下的主旋律纪录片:特殊性依附
3.1 创作背景: 国内外政治社会的共同作用
3.2 创作特点: 主题先行,声画分离,风格单一
3.3 政治化时期代表作:《收租院》
4 我国人文精神下的主旋律纪录片:回归式思考
4.1 创作背景: 冲破思想禁锢,重聚民族精神
4.2 创作特点: 追求审美,忽略纪实,以固定模式播出
4.3 人文化时期代表作:《话说长江》
5 我国平民影像下的主旋律纪录片:纪实化表达
5.1 创作背景:冲破思想禁锢,重聚民族精神
5.2 创作特点: 平民视角、回归生活、边缘题材
5.3 平民化时期代表作:《沙与海》
6 我国社会主流下的主旋律纪录片:多元化展现
6.1 创作背景: 处于世纪之交,记录时代变迁
6.2 创作特点: 题材手法兼收并蓄,栏目呈现
6.3 社会化时期代表作:《复兴之路》
7 当前主旋律纪录片的探索与创新
7.1 主旋律纪录片创作新策略
7.1.1 弘扬时代主题,塑造国家形象
7.1.2 多样创作手法,增强故事讲述
7.1.3 众筹创作方式,大众话语表达
7.2 主旋律纪录片发展新成就
7.3 中国主旋律纪录片面临新挑战
8 总结
参考文献
毕业作品导演阐述
本文编号:3734876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创新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中国纪录片研究
1.2.2 主旋律纪录片研究
1.3 中外纪录片创作流派研究
1.3.1 “形象化政论”与新闻报道
1.3.2 “格里尔逊式”与主题先行
1.3.3 直接电影与客观纪实
1.3.4 真实电影与自省式纪录片
2 主旋律纪录片在中国
2.1 “主旋律纪录片”概念界定
2.2 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
2.3 主旋律纪录片在我国的意义
3 我国政治化时期下的主旋律纪录片:特殊性依附
3.1 创作背景: 国内外政治社会的共同作用
3.2 创作特点: 主题先行,声画分离,风格单一
3.3 政治化时期代表作:《收租院》
4 我国人文精神下的主旋律纪录片:回归式思考
4.1 创作背景: 冲破思想禁锢,重聚民族精神
4.2 创作特点: 追求审美,忽略纪实,以固定模式播出
4.3 人文化时期代表作:《话说长江》
5 我国平民影像下的主旋律纪录片:纪实化表达
5.1 创作背景:冲破思想禁锢,重聚民族精神
5.2 创作特点: 平民视角、回归生活、边缘题材
5.3 平民化时期代表作:《沙与海》
6 我国社会主流下的主旋律纪录片:多元化展现
6.1 创作背景: 处于世纪之交,记录时代变迁
6.2 创作特点: 题材手法兼收并蓄,栏目呈现
6.3 社会化时期代表作:《复兴之路》
7 当前主旋律纪录片的探索与创新
7.1 主旋律纪录片创作新策略
7.1.1 弘扬时代主题,塑造国家形象
7.1.2 多样创作手法,增强故事讲述
7.1.3 众筹创作方式,大众话语表达
7.2 主旋律纪录片发展新成就
7.3 中国主旋律纪录片面临新挑战
8 总结
参考文献
毕业作品导演阐述
本文编号:3734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734876.html